释义 |
法律分析:当合同一方未履行合同义务,构成违约时,另一方可以要求其承担违约责任。具体索赔方式可以通过协商、仲裁或诉讼进行解决,索赔金额应当以合同约定或者实际损失为基础,同时需考虑违约方的过失程度及索赔的合理性。 法律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五十一条:“当事人之一违反合同,给对方造成损失的,应当承担损失赔偿责任。” 2.《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事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三十九条:“当事人请求违约金的,应当依据合同约定确定违约金的数额;合同未约定违约金的,可以根据违约程度、合同履行情况、违约人恶意等因素确定合理的违约金数额。” 3.《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四十四条:“当事人对所请求的标的有证据证明的,由对方举证说明没有事实根据;对方未举证或者举证不足的,由人民法院根据原告提供的证据予以认定。” 总之,当合同一方违约时,另一方应当根据合同约定和实际情况,选择适当的索赔方式,并通过合理的索赔金额和证据证明来维护自身权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