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如何合理安排您的年假? |
释义 | 《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规定了职工的年休假安排和享受条件。根据法律规定,职工连续工作满12个月以上的,可以享受带薪年休假。年休假可以由单位统筹安排,在1个年度内集中休或分段休。职工工作满1年不满10年的,年休假为5天;满10年不满20年的,年休假为10天;满20年及以上的,年休假为15天。单位应根据工作情况和职工意愿统筹安排年休假,如果无法安排,单位需支付职工未休假天数的300%工资报酬。 法律分析 一、年休假怎么休 1、职工的年休假可以由用人单位统筹安排,在1个年度内集中休,或者也可以分段休。职工累计工作已满1年不满10年的,年休假有5天;已满10年不满20年的,年休假有10天;已满20年的,年休假就有15天。 2、法律依据:《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 第五条单位根据生产、工作的具体情况,并考虑职工本人意愿,统筹安排职工年休假。 年休假在1个年度内可以集中安排,也可以分段安排,一般不跨年度安排。单位因生产、工作特点确有必要跨年度安排职工年休假的,可以跨1个年度安排。 单位确因工作需要不能安排职工休年假的,经职工本人同意,可以不安排职工休年假。对职工应休未休假天数,单位应当按照该职工日工资收入的300%支付年休假工资报酬。 二、享受年休假的前提条件有哪些 职工连续工作满12个月以上的,享受带薪年休假 (以下简称年休假)。享受年休假的前提条件是连续工作满12个月以上,既包括职工在同一用人单位连续工作满12个月以上的情形,也包括职工在不同用人单位连续工作满12个月以上的情形。职工在不同企业之间流动的就业的,连续时间原则上要求不能间断,也就是说在适用同时需强调“连续工作”必须是无缝对接,即劳动者在进入新单位时工作日不能间断,否则不适用该款规定。但是也有个别地区强调的是一个月内即可。 结语 合理安排年休假,是职工权益的保障。根据《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职工累计工作满1年不满10年的可享受5天年休假,满10年不满20年的可享受10天,满20年以上的可享受15天。单位应根据生产、工作情况和职工意愿,统筹安排年休假,一般不跨年度安排,但特殊情况下可跨年度安排。若单位因工作需要无法安排年休假,需得到职工同意,并支付未休假天数的300%工资报酬。享受年休假的前提是连续工作满12个月以上,无间断。 法律依据 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 第六条 全体公民放假的假日,如果适逢星期六、星期日,应当在工作日补假。部分公民放假的假日,如果适逢星期六、星期日,则不补假。 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 第二条 全体公民放假的节日: (一)新年,放假1天(1月1日); (二)春节,放假3天(农历正月初一、初二、初三); (三)清明节,放假1天(农历清明当日); (四)劳动节,放假1天(5月1日); (五)端午节,放假1天(农历端午当日); (六)中秋节,放假1天(农历中秋当日); (七)国庆节,放假3天(10月1日、2日、3日)。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