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 |
法律分析:劳动仲裁结果是有约束力的。当事人一方或双方不服劳动仲裁结果的,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但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劳动仲裁结果并不一定非得在法院诉讼的框架下得以执行。如果双方对仲裁结果不满意,也可以通过协商达成双方都满意的解决方案,从而实现劳动仲裁结果的转化。在协商解决的过程中,双方可以重新协商出具体的赔偿方式和赔偿金额,也可以商议其他解决方案,从而避免在法院内让法律程序长时间拖延。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 第四十八条 劳动仲裁裁决书应当载明下列事项: (一)当事人的姓名或者名称、住所或者经营场所; (二)被申请仲裁的请求和事实、理由; (三)仲裁庭作出的裁决; (四)本法规定的裁决书应当载明的其他事项。 第四十九条 劳动仲裁裁决具有法律效力。 劳动仲裁裁决应当自作出之日起十五日内生效。 劳动仲裁裁决发生法律效力以后,当事人应当依照仲裁裁决履行义务。如果一方当事人不履行仲裁裁决,对方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执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