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 |
法律分析:在职务犯罪中,虽然主观故意是构成犯罪的必要条件之一,但如果没有主观故意,仍然可能构成犯罪,只不过应该属于过失犯罪。 法律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十一条:职务犯罪是指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以贪污、受贿、挪用公款、违法发放枪支、弹药、爆炸物、毒品、走私出入境货物、违法判决、滥用职权等方式,侵犯国家和人民利益,构成犯罪的行为。 2.《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十二条:犯罪应当有主观上的故意或者过失。 3.《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十三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过失犯罪: (一)主观上应当明知而不知; (二)由于粗心大意,没有注意到应当注意的事项; (三)虽然注意到了应当注意的事项,但是错误地估计了情况,以致发生了事故。 综上所述,即使在职务犯罪中没有主观故意,但只要行为构成了过失犯罪,仍然应该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