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有收养证可以立收养公证吗 |
释义 | 收养公证后能办理收养证。收养公证并不是必须办理的,若已经办理了收养公证,只要符合办理收养登记的条件,仍然可以办理。只要在办理收养登记证的范围内,都可以办理并且应当办理收养登记。 一、事实收养公证需要哪些材料 1、要办好收养公证,首先收养要符合法律规定。送养人不得以送养子女为理由违反计划生育的规定再生育子女。2、收养公证在当事人住所地公证机关办理,不得委托他人代办。收养公证由当事人住所地的公证机关管辖。实践中当事人往往不在一个公证处的管辖区,可以本着有利于被收养人的原则,到被收养人住所地的公证机关办理。办理收养公证,收养人、送养人应当亲自到公证机关办理,不得委托他人代办。如果被收养人是年满10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还应征得本人的同意。3、办理收养公证时,当事人应当向公证处提供以下证明材料。(l)当事人的身份证明。(2)收养人的职业、经济收入的证明。(3)收养人和送养人家庭成员的状况证明。(4)收养人身体状况证明。(5)收养协议。(6)其它公证机关要求提供的证明。 二、抱养手续的流程是什么 抱养手续的流程: 1、收养人、送养人和具有识别能力的被收养人必须到收养人户籍所在地民政部门提出书面或口头申请。申请时,必须提交单位介绍信、身份和户籍证明; 2、民政部门工作人员向当事人询问或调查当事人所在单位、街道和群众,找出当事人提供的各种证件是否真实; 3、经民政部门审查,符合收养条件的,应当办理收养公证,制作公证书,证明收养成立。不符合收养条件的,不办理收养证,并向当事人说明不办理的理由。 三、事实收养户口怎么办理公证 有了事实收养的公证文书,上户口相对容易。但只有进行了收养登记的才正式生效,才是合法的,否则成立非法收养。办理收养登记才是合法收养的法定程序性要件,光有收养公证是不够的。由于收养会将本无真实血缘联络之人间,拟制具有亲子关系,因此收养者与被收养者间又称为法定血亲或拟制血亲。 【本文关联的相关法律依据】 《民法典》第一千一百零五条 收养应当向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民政部门登记。收养关系自登记之日起成立。 收养查找不到生父母的未成年人的,办理登记的民政部门应当在登记前予以公告。 收养关系当事人愿意签订收养协议的,可以签订收养协议。 收养关系当事人各方或者一方要求办理收养公证的,应当办理收养公证。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民政部门应当依法进行收养评估。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