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欺诈威胁下的合同是否可撤销 |
释义 | 欺诈、胁迫导致的合同可撤销。根据《民法典》148、149、150条规定,受欺诈方或受胁迫方有权要求法院或仲裁机构撤销因欺诈、胁迫而订立的民事法律行为。 法律分析 因欺诈、胁迫而订立的合同可以撤销。 根据《民法典》第一百四十八条规定,一方以欺诈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受欺诈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 第一百四十九条规定,第三人实施欺诈行为,使一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对方知道或者应当知道该欺诈行为的,受欺诈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 第一百五十条规定,一方或者第三人以胁迫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受胁迫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 拓展延伸 欺诈威胁下的合同效力及法律救济措施 在欺诈威胁下的合同情况下,合同的效力受到质疑。欺诈威胁指的是一方以虚假陈述或威胁方式迫使另一方签署合同。根据法律原则,欺诈威胁下的合同通常可以被撤销或宣告无效。当合同被撤销时,双方恢复到合同签订前的状态,各自返还已经交付的财产。此外,受害方还可以寻求法律救济措施,如索赔损失、要求违约方承担违约责任等。然而,要证明欺诈威胁存在并非易事,需要充分的证据支持。因此,当面临欺诈威胁下的合同时,建议及时咨询专业律师,以获得适当的法律指导和救济措施。 结语 欺诈、胁迫导致的合同可撤销。根据《民法典》148、149、150条规定,受欺诈或胁迫方有权向法院或仲裁机构申请撤销合同。欺诈威胁下的合同效力受质疑,可被宣告无效。合同撤销后,双方恢复原状,返还财产。受害方可寻求法律救济,如索赔损失、追究违约责任。欺诈威胁的证明需充分证据支持,建议及时咨询专业律师获取法律指导和救济措施。 法律依据 《民法典》第一百四十八条 一方以欺诈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受欺诈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 《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九条 第三人实施欺诈行为,使一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对方知道或者应当知道该欺诈行为的,受欺诈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 《民法典》第一百五十条 一方或者第三人以胁迫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受胁迫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 《民法典》第一百四十八条 一方以欺诈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受欺诈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 《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九条 第三人实施欺诈行为,使一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对方知道或者应当知道该欺诈行为的,受欺诈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 《民法典》第一百五十条 一方或者第三人以胁迫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受胁迫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