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过失损坏广播电视设施罪既遂判几年 |
释义 | 过失损坏广播电视设施罪的刑罚依据及犯罪构成。根据刑法规定,过失犯罪者可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较轻者可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故意犯罪者,危害公共安全者可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犯罪客体为广播电视设施、公用电信设施,行为需造成严重后果,危害公共安全。主体为一般主体,主观要件为过失,行为人对可能引起的后果应当预见,因疏忽大意或轻信而发生严重后果。 法律分析 一、过失损坏广播电视设施罪既遂判几年 1、犯过失损坏广播电视设施罪的既遂犯,依据刑法规定,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如果是故意损坏广播电视设施,危害公共安全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二十四条,破坏广播电视设施、公用电信设施罪破坏广播电视设施、公用电信设施,危害公共安全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过失犯前款罪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二、过失损坏广播电视设施、公用电信设施罪的犯罪构成有哪些 1、客体要件本罪侵犯的客体是与通讯相联系的公共安全。其破坏的对象是广播电视设施、公用电信设施,即广播电台、电视、电报、电话或其他通讯设备。 2、客观要件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过失破坏广播电视设施、公用电信设施,造成严重后果,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过失损坏广播电视设施、公用电信设施的行为分为尚未造成严重后果和已经造成严重后果两种情况。根据本法的规定,过失行为只有造成严重后果的才负刑事责任。 3、主体要件本罪主体是一般主体。既可以是普通公民,也可以是从事广播、电视通讯业务的人员。 4、主观要件本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过失,即行为人对其破坏广播电视设施、公用电信设施的行为可能引起的严重后果应当预见,因为疏忽大意而未预见;或者虽然已经预见,而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了严重后果。 结语 过失损坏广播电视设施罪的刑罚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二十四条,根据犯罪情节轻重,可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较轻者可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本罪的客体是广播电视设施、公用电信设施,破坏行为需造成严重后果,危害公共安全。行为人应对可能引起的后果有预见,但因疏忽大意或轻信而未避免,才构成过失。既可以是普通公民,也可以是从事相关业务的人员。根据犯罪构成要件,对于过失损坏广播电视设施、公用电信设施罪的犯罪行为,法律将予以相应的刑罚。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二编 分则 第六章 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 第一节 扰乱公共秩序罪 第三百零一条 聚众进行淫乱活动的,对首要分子或者多次参加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引诱未成年人参加聚众淫乱活动的,依照前款的规定从重处罚。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第二章 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使用 第十五条 信息处理和信息技术产品中使用的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应当符合国家的规范和标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2020修正):第一章 总 则 第三条 本法所称的作品,是指文学、艺术和科学领域内具有独创性并能以一定形式表现的智力成果,包括: (一)文字作品; (二)口述作品; (三)音乐、戏剧、曲艺、舞蹈、杂技艺术作品; (四)美术、建筑作品; (五)摄影作品; (六)视听作品; (七)工程设计图、产品设计图、地图、示意图等图形作品和模型作品; (八)计算机软件; (九)符合作品特征的其他智力成果。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