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父母与子女作为监护人应具备哪些条件 |
释义 | 作为子女的监护人需要满足以下条件: 1、具有监护能力。即监护人应当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 2、具有监护资格; 3、作为子女的监护人需要满足的其他条件。 一、公民的法定监护人如何指定 公民的法定监护人在进行指定的时候,应该是由法院来进行执行。意定被监护人应当是年满十八周岁、智力水平和精神状况正常的自然人。合同的相对方也就是意定监护人既可以是自然人,也可以是具有监护能力的法人或其他组织。作为意定监护人的自然人可以是意定被监护人的近亲属(包括配偶、父母、子女、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孙子女、外孙子女),也可以是与其关系密切的其他人。 《民法典》第三十三条: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成年人,可以与其近亲属、其他愿意担任监护人的个人或者组织事先协商,以书面形式确定自己的监护人。协商确定的监护人在该成年人丧失或者部分丧失民事行为能力时,履行监护职责。 《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第26条第一款规定:“具备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老年人,可以在近亲属或者其他与自己关系密切、愿意承担监护责任的个人、组织中协商确定自己的监护人。监护人在老年人丧失或者部分丧失民事行为能力时,依法承担监护责任。” 二、监护关系终止的情形有哪些 监护权的终止是指监护人可以合法地停止对被监护人的监护和抚养。监护终止的原因如下:1、被监护人取得或者获得完全民事行为能力;2、被监护人患有精神疾病,已治愈,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3、监护人或者监护人一方中有出现死亡或被宣告死亡的情形;4、因配偶担任监护人的,离婚应当终止;5、监护人丧失监护能力的;6、由法院撤销监护人的监护资格;7、监护人有正当理由辞去监护人身份的。 三、民法典规定爷爷对孙子是否有监护权 爷爷奶奶对孙子具有监护权,但需要满足一定的条件。根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父母是未成年子女的监护人。但如果未成年人的父母已经死亡或者没有监护能力的,就可以由祖父母、外祖父母来担任监护人,而且排在第一顺位。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