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国有企业改制后土地权益归属于谁?
释义
    改制企业占用原主体企业划拨土地,只要不改变用途,可继续划拨使用;实施主辅分离的改制企业可根据方案和实际情况分割土地用权;不符合划拨土地目录的需转让土地使用权;改变用途需核定划拨目录,不符合者需有偿使用手续。
    法律分析
    1、按照国家和当地土地管理的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改制企业占用的原主体企业的行政划拨土地,只要不改变土地用途,经所在地县级以上(含)人民政府批准,可继续以划拨方式使用,变更用地的相关手续由有审批权限土地管理部门办理。
    2、对于实施主辅分离的企业改制,如果原主体企业和改制企业均使用拨用地或共同使用同一划拨用地的,根据原主体企业与改制企业双方的方案和实际用地情况,经所在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批准,可将原划拨土地用权分割后分别确定给主体人。
    3、需要转让划拨土地使用权且不符合国家国土资源部发布的《划拨土地目录》(国土资源令第9号)的,依法办理土地出让或土地租赁手续。
    4、需要改变划拨土地用途的,应按照《划拨土地目录》核定,改变后的用途符合《划拨土地目录》的可继续以划拨方式使用;不符合《划拨土地目录》的依法办理土地有偿使用手续,允许将土地出让收益用于支付改制成本。
    拓展延伸
    国有企业改制后土地权益归属问题的法律解析
    国有企业改制后土地权益归属问题的法律解析是一个复杂而重要的议题。根据我国法律规定,国有企业改制后土地权益的归属应遵循一定的原则和程序。首先,土地权益应当依法保护,不得侵犯国家和公民的合法权益。其次,改制后的国有企业应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履行土地使用权转让、出租、抵押等手续,确保土地权益的合法性和合规性。同时,相关部门应加强监管和监督,确保土地权益归属问题的公正性和透明度。综上所述,国有企业改制后土地权益归属问题需要依法进行解决,以保护各方利益并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结语
    合理处理国有企业改制后土地权益归属问题,是保护合法权益、促进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任务。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只要不改变土地用途,改制企业可继续使用原主体企业行政划拨土地,需经批准并办理相关手续。对于主辅分离的企业改制,可根据方案和实际用地情况,分割土地用权并分别确定给主体人。转让划拨土地使用权需符合《划拨土地目录》,否则可办理土地出让或租赁手续。改变划拨土地用途应核定并符合目录,否则需办理有偿使用手续。在解决土地权益归属问题中,法律保护和合规性是关键,监管和监督也应加强,以确保公正和透明。综上所述,依法解决国有企业改制后土地权益归属问题,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第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土地的社会主义公有制,即全民所有制和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全民所有,即国家所有土地的所有权由国务院代表国家行使。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侵占、买卖或者以其他形式非法转让土地。土地使用权可以依法转让。国家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依法对土地实行征收或者征用并给予补偿。国家依法实行国有土地有偿使用制度。但是,国家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划拨国有土地使用权的除外。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3/31 19:3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