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拆迁安置房是否合理存在公摊面积? |
释义 | 拆迁安置房的公摊面积不合理,违背了征收集体土地的补偿原则。农村房屋本身没有公摊面积,因此拆迁安置房的公摊面积是不合理的。公摊面积包括电梯井、管道井、楼梯间、变电室、设备间、公共门厅、过道、值班警卫室和共用墙体等。 法律分析 拆迁安置房有公摊面积不合理。征收集体土地,补偿原则是保障被征地农民原有生活水平不降低,而农村的房屋是没有公摊面积的,所以拆迁安置房有公摊面积是不合理的。 公摊面积包括: 1、电梯井,尺寸是按照电梯选型来确定的,井壁上安装电梯轨道和配重轨道,预留的门洞安装电梯门; 2、管道井,走各种管道的空间,有垂直的,也有水平向的,有贯通的,也有分隔的; 3、楼梯间,容纳楼梯的结构,包围楼梯的建筑部件(如墙或栏杆),同时它是一个相对独立的的建筑部分,联系整个建筑的交通运输; 4、变电室,小区的电力系统中对电能的电压和电流进行变换、集中和分配的场所; 5、设备间,设备间是在每一幢大楼的适当地点设置电信设备和计算机网络设备,以及建筑物配线设备,进行网络管理的场所; 6、公共门厅,进入住宅后的一个较大公共空间,属于室内空间,采暖和制冷要求一般按建筑物功能要求设置; 7、过道,住宅套内使用的水平交通空间; 8、值班警卫室,设在小区大门口一侧的门房,警卫室外门口处还有升降栏杆; 9、共用墙体,住宅主体承重结构部位(包括基础、内外承重墙体、柱、梁、楼板、屋顶等)、户外墙面等。 拓展延伸 拆迁安置房公摊面积的合理性及影响分析 拆迁安置房公摊面积的合理性是一个备受争议的话题。一方面,公摊面积可以提供共享的设施和服务,如公园、停车场等,增加居民的生活品质。此外,公摊面积也能够平衡建筑结构和布局,确保房屋的稳定性和安全性。然而,另一方面,公摊面积也可能导致资源浪费和不公平分配的问题。一些居民可能认为他们支付了公摊面积的费用,却无法充分享受到对应的服务和设施。因此,需要综合考虑拆迁安置房的实际情况和居民需求,制定合理的公摊面积政策,确保公平、公正、合理的利益分配。这样才能最大程度地满足居民的需求,提高整个社区的居住环境和生活质量。 结语 拆迁安置房公摊面积的合理性及影响分析 拆迁安置房公摊面积的合理性是备受争议的。公摊面积提供共享设施和服务,增加居民生活品质,确保房屋稳定安全。然而,也可能导致资源浪费和不公平分配。需综合考虑实际情况和居民需求,制定合理的公摊面积政策,确保公平、公正、合理的利益分配,提高居住环境和生活质量。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第四十八条 征收土地应当给予公平、合理的补偿,保障被征地农民原有生活水平不降低、长远生计有保障。 征收土地应当依法及时足额支付土地补偿费、安置补助费以及农村村民住宅、其他地上附着物和青苗等的补偿费用,并安排被征地农民的社会保障费用。 征收农用地的土地补偿费、安置补助费标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通过制定公布区片综合地价确定。制定区片综合地价应当综合考虑土地原用途、土地资源条件、土地产值、土地区位、土地供求关系、人口以及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等因素,并至少每三年调整或者重新公布一次。 征收农用地以外的其他土地、地上附着物和青苗等的补偿标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制定。对其中的农村村民住宅,应当按照先补偿后搬迁、居住条件有改善的原则,尊重农村村民意愿,采取重新安排宅基地建房、提供安置房或者货币补偿等方式给予公平、合理的补偿,并对因征收造成的搬迁、临时安置等费用予以补偿,保障农村村民居住的权利和合法的住房财产权益。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将被征地农民纳入相应的养老等社会保障体系。被征地农民的社会保障费用主要用于符合条件的被征地农民的养老保险等社会保险缴费补贴。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费用的筹集、管理和使用办法,由省、自治区、直辖市制定。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