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交通事故诉讼审判程序是怎样的
释义
    交通事故是民事侵权案件。它适用民事诉讼法规定的审判程序。审判程序有一审普通程序``二审程序`特殊程序`审判监督程序`执行程序等程序。案件主要应用一审普通程序,现介绍如下:
    (一)起诉和受理。交通事故就损害赔偿提起诉讼的,应向法院递交起诉状,经法院审查符合起诉条件的,受理后七日内立案;认为不符合条件的,在七日内裁定,不服的可提起上诉。
    (二)审理前的准备。法院立案后五日内将起诉状附本发送被告,被告应在15日内提答辩状,法院组成合议庭审检诉讼材料进行必要的审理前的准备工作。
    (三)开庭审理
    1、开庭三日前通知诉讼参与人。
    2、审理前核对讼诉参与人,宣布法庭纪律,告知当事人有关讼诉权利与义务,询问是否提出回避申请。
    3、法庭调查
    (1)当事人陈述起诉请求和理由。
    (2)证人作证知道案件情况的单位和个人都有义务作证。
    (3)出示证据
    (4)宣读鉴定结论
    (5)当事人在法庭上可以提出所有的证据。
    (6)质证双方就赔偿争议所得供的证据应互相质证。
    4、法庭辩论。原告发言,被告答辩,第三人发言及答辩后互相答辩
    5、法庭辩论终结,双方当事人争议核实清楚后法庭调查结束,应依法作出判决。
    6、法庭能够调解的进行调解,调解不成的应及时判决
    普通程序的审判应当在立案之日起6个月内审结。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由本院院长批准,可以延长6个月;还需要延长的,需要报请上级批准子。
    一审普通程序结束后,如果当事人不服而提出上诉,则一审裁判不生效力,而进入二审程序。
    二审法院的判决和裁定,是终审的具有法律效力的裁判,一经宣告或送达当事人就具有法律效力。对此裁判,当事人即不能再行起诉或上诉。
    一、交通事故诉讼归谁管?
    根据《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应按下列规定确定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的管辖问题:
    (1)县(市辖区)公安交通管理部门负责处理本县(区)内发生的交通事故也可以经本级公安机关领导人批准指定其下属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处理本管辖区内发生的轻微事故和一般事故。直辖市、地区(市)公安交通管理部门负责处理本辖区发生的案情复杂和涉外的交通事故。
    (2)交通事故发生地管辖不明的由最先发现或最先接到报案的公安交通管理部门立案调查,管辖确定后移送有管辖权的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处理。
    (3)管辖权有争议的,由争议双方协商解决;协商不成的由双方共同的上级公安交通管理部门指定管辖。
    (4)在未设公安交通管理部门的地方可经地区(市)公安机关批准由乡、镇公安派出所处理轻微事故。
    (5)上级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可以处理下级公安交通管理部门管辖的交通事故,也可以把自己管辖的交通事故交由下级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处理。
    (6)当事人有其他犯罪行为的移交主管部门处理并通知当事人对损害赔偿提起附带民事诉讼。
    (7)需要对交通事故责任者追究刑事责任的移送司法机关处理。责任者是现役军人的移送军队处理。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6 0:4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