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劳动合同文本是否需要提供给职工本人? |
释义 | 根据劳动法规定,用人单位必须将劳动合同文本交付给职工本人,并经双方签字或盖章后方可生效。用人单位未履行交付义务的,劳动行政部门可要求其改正,并对造成的损害进行赔偿。 法律分析 用人单位必须将劳动合同文本交付给职工本人。劳动合同经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在劳动合同文本上签字或者盖章后生效,由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各执一份。用人单位未将劳动合同文本交付劳动者的,可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改正;给劳动者造成损害的,还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拓展延伸 劳动合同是否需要书面交付给职工本人? 根据劳动法规定,劳动合同应当以书面形式订立,并且双方应当各持一份。因此,劳动合同确实需要书面交付给职工本人。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保障职工的权益,确保双方对合同内容有清晰的了解和共识。通过书面交付,职工可以随时查阅合同条款,了解自己的权益和义务。同时,书面交付也有助于防止合同内容的争议和误解。因此,雇主应当在劳动合同签订后,及时将合同书面交付给职工本人,以确保合同的有效性和双方权益的保护。 结语 劳动合同的书面交付是保障劳动者权益的重要环节。根据劳动法规定,雇主必须将劳动合同文本交付给劳动者本人,并确保双方各持一份有效合同。这样的做法有助于双方对合同内容的明确理解,保障劳动者的权益。如果雇主未能履行书面交付义务,劳动行政部门有权责令其改正,并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因此,及时书面交付劳动合同对于确保合同有效性和双方权益的保护至关重要。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十六条 【劳动合同的生效】劳动合同由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并经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在劳动合同文本上签字或者盖章生效。 劳动合同文本由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各执一份。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一条 【缺乏必备条款、不提供劳动合同文本的法律责任】用人单位提供的劳动合同文本未载明本法规定的劳动合同必备条款或者用人单位未将劳动合同文本交付劳动者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改正; 给劳动者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