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职务侵占罪取证的有效证据怎么确定
释义
    职务侵占罪的认定应遵循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的基本原则。
    职务侵占罪的证据必须与本罪构成要件紧密关联外还需要从以下几方面加以考虑:
    1、调取有关被害单位的企业注册登记资料和劳动合同,证实犯罪嫌疑人的职务、身份的证据材料,以确定犯罪主体。
    2、犯罪嫌疑人所占有的财物是否为利用职务上便利的证据材料。
    3、有必要的,对提取的文字材料进行文字鉴定。
    4、询问案件涉及的参与人、知情人、关系人,获取案件有关事实和证据。
    职务侵占罪取证所需的证据中,有效证据主要是嫌疑人的身份、取得占有财物的方式等,证人证言,犯罪嫌疑人供述、受害人陈述、都属于有效证据。
    一、职务侵占的立案条件是什么
    职务侵占罪的立案条件是六万元。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本单位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达到六万元以上的,即应按照职务侵占罪的相关规定予以立案追诉。
    职务侵占罪的构成要件如下:
    1、犯罪客体是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财产所有权;
    2、在客观方面表现为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侵占本单位财物,数额较大的行为;
    3、主体为特殊主体,包括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人员;
    4、在主观方面是直接故意,且具有非法占有公司、企业或其他单位财物的目的。
    二、到底是职务侵占罪还是贪污罪应该怎样区分
    1、主体要件不同。
    职务侵占罪的主体是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人员。无论是股份有限公司、有限责任公司,还是国有公司、企业、中外合资、中外合作、集体性质企业、外商独资企业、私营企业等中不具有国家工作人员身份的一切职工都可成为本罪的主体。
    贪污罪的主体则只限于国家工作人员,其中包括在国有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公司、企业中行使管理职权,并具有国家工作人员身份的人员,包括受国有公司、国有企业委派或者聘请,作为国有公司、国有企业代表,在中外合资、合作、股份制公司、企业等非国有单位中,行使管理职权,并具有国家工作人员身份的人员。
    2、犯罪行为不同。
    职务侵占罪是利用职务的便利,侵占本单位财物的行为。
    贪污罪是指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侵吞、盗窃、骗取公共财物的行为。
    3、犯罪对象不同。
    职务侵占罪的对象必须是自己职权范围内或者是工作范围内经营的本单位的财物。它既可能是公共财物,也可能是私有财物。
    贪污罪的对象只能是公共财物。
    4、情节要件的要求不同。
    职务侵占罪的构成必须是侵占公司、企业财物数额较大的行为,数额较小的不构成犯罪。
    法律对贪污罪没有规定数额的限制。当然如果犯罪数额较小,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贪污行为不应认为是犯罪。
    【本文关联的相关法律依据】
    根据《刑法》第271条的规定: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
    将本单位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数额巨大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可以并处没收财产。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15 20:56: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