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 |
法律分析:职务犯罪的主观方面包括故意和过失两种情况。故意是指犯罪人有意实施犯罪行为,明知是违法的行为而故意实施;过失是指犯罪人由于疏忽大意或者其他原因致使犯罪行为发生,虽然没有明知是违法的行为,但是应当预见犯罪的后果。 法律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十二条规定:“犯罪的主观方面是犯罪人实施犯罪行为的故意或者过失。” 2.《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六十条规定:“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故意实施的犯罪行为,应当负刑事责任;因过失实施的犯罪行为,也应当负刑事责任。” 3.《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第四十三条规定:“公务员故意违法行为的,应当依照法律法规追究刑事责任。” 总结:职务犯罪的主观方面的认定需要根据犯罪人的故意或者过失程度来判断。在刑事诉讼中,故意实施的犯罪行为和过失实施的犯罪行为都应该负刑事责任。公务员故意违法行为也应当追究刑事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