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 |
法律主观: 一、诉讼时效过期的后果 诉讼时效 过了后,就不存在诉讼时效中断,要想诉讼时效中断,只能在诉讼时效期间向义务人提出履行请求、义务人同意履行义务等情形的,诉讼时效才会中断,诉讼时效经过之后,向法院提起诉讼的法院不得释明诉讼时效已过除非债务人未主张诉讼时效抗辩,债权人可以获得胜诉利益。 二、公诉案件的有效期限 公诉案件包括行政处罚和刑事处罚两种。 (一)治安处罚属于行政处罚,如果属于轻伤以下,治安处罚就结案。治安处罚的期限是6个月。 (二)如果属于轻伤或以上,将要承担刑事责任,刑事责任追诉期限如下: 1、法定最高刑不满5年有期徒刑的,经过5年; 2、法定最高刑满5年以上不满10年有期徒刑的,经过10年; 3、法定最高刑为10年以上有期徒刑的,经过15年; 4、法定最高刑为无期徒刑、死刑的,经过20年。如果20年以后认为必须追诉的,须报请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 三、继承的诉讼时效属于什么请求权 继承权 纠纷的诉讼时效属于 民事权利 保护请求权,《民法典》对此作出规定如下: (一)在继承纠纷诉讼中,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二)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 通过以上内容,相信您对诉讼时效过期的后果的问题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要想诉讼时效中断,只能在诉讼时效期间向义务人提出履行请求、义务人同意履行义务等情形的,诉讼时效才会中断。 法律客观: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八条 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