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挪用公款后归还是否构成犯罪?
释义
    挪用公款后归还是否有罪,取决于归还的时间。3个月内还清不构成犯罪;若挪用公款数额大、进行营利或非法活动,即使未超3个月仍构成犯罪。一般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情节严重者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巨额不退还者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无期徒刑。挪用用于救灾、抢险、防汛、优抚、扶贫、移民、救济款物个人使用者,将受到更严厉的处罚。
    法律分析
    挪用公款后归还是否有罪,这要看归还的时间。如果是3个月内还清,那么就不构成犯罪;如果挪用公款的数额较大、进行营利活动的,或者进行非法活动的,就算未超3个月仍然构成犯罪。一般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挪用公款数额巨大不退还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挪用用于救灾、抢险、防汛、优抚、扶贫、移民、救济款物归个人使用的,从重处罚。
    拓展延伸
    挪用公款后归还是否能减轻刑罚?
    挪用公款后归还是否能减轻刑罚是一个复杂的问题。根据法律规定,挪用公款本身就构成犯罪行为,无论是否归还,都将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然而,在判决时,法院可能会考虑归还行为对被告的悔罪态度和赔偿意愿的反映,从而在量刑阶段予以适度考虑。归还公款可能被视为被告的自首或认罪态度的表现,从而有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减轻刑罚。然而,具体的减轻程度仍需根据案件的具体情况和法官的判断来决定。总之,挪用公款后归还可能在量刑时起到一定的减轻作用,但并不能完全豁免或免除法律责任。
    结语
    挪用公款后归还是否能减轻刑罚是一个复杂的问题。法律规定,挪用公款构成犯罪,无论是否归还都需承担法律责任。然而,法院可能会考虑归还行为反映的悔罪态度和赔偿意愿,在量刑时适度予以考虑。归还公款可被视为自首或认罪态度,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减轻刑罚。具体减轻程度需根据案情和法官判断。挪用公款后归还或许能在量刑时起到减轻作用,但并不能完全豁免法律责任。
    法律依据
    《刑法》第三百八十四条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进行非法活动的,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进行营利活动的,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超过三个月未还的,是挪用公款罪,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挪用公款数额巨大不退还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挪用用于救灾、抢险、防汛、优抚、扶贫、移民、救济款物归个人使用的,从重处罚。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 22:14: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