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精神病患者能否通过协议离婚? |
释义 | 这段内容讨论了间歇性精神病是否可以协议离婚以及如何处理精神病杀人。对于精神病杀人,根据病情程度会承担不同的法律后果。间歇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时犯罪应当承担刑事责任,可以判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而间歇性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时犯罪,应当承担刑事责任,精神病人犯罪尚未完全丧失识别或控制行为能力的,应当承担刑事责任,但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法律分析 间歇性精神病是否可以协议离婚,要根据具体情况来判断。如果间歇精神病人本身是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由于其无法准确表达对于离婚本身、财产分割、子女抚养等方面的意见,因此无法协议离婚,只能通过诉讼离婚。但在间歇精神病人精神正常的情况下,双方达成一致意见,是可以协议离婚的。 一、怎么处理精神病杀人了 精神病杀人要承担的法律后果根据病情程度来决定。如果是完全限制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就是长期处于发病状态,可以免除刑事责任,但是监护人要承担民事责任;如果是限制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也称间歇性精神病人,在杀人时如果处于未发病期,需要承担刑事责任,但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二、间歇精神病杀人会受到处罚吗 间歇精神病杀人会受到处罚间歇精神病杀人会受到处罚。具体情况如下:间歇性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时犯罪,应当承担刑事责任,可以判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犯故意杀人罪的,不承担刑事责任,但家属应当承担民事赔偿责任,间歇性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时犯罪,应当承担刑事责任,精神病人犯罪尚未完全丧失识别或控制行为能力的,应当承担刑事责任,但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拓展延伸 间歇性的精神病人犯罪怎么判 间歇性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的时候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根据《刑法》第十八条第一、二、三款规定,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的时候造成危害结果,经法定程序鉴定确认的,不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责令他的家属或者监护人严加看管和医疗;在必要的时候,由政府强制医疗。 间歇性的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的时候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尚未完全丧失辨认或者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结语 精神病人在协议离婚或治疗期间,需要特别关注其精神状态,并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间歇性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时犯罪,应当承担刑事责任,但可以从轻或减轻处罚。家属也需承担相应的民事赔偿责任。在处理精神病杀人案件时,需要根据病情程度来决定相应的法律后果。 法律依据 《婚姻登记条例》第十二条 办理离婚登记的当事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婚姻登记机关不予受理: (一)未达成离婚协议的; (二)属于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的; (三)其结婚登记不是在中国内地办理的。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