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 |
法律分析:离婚后确定婚前财产的归属,应根据夫妻双方婚前协议的约定或者采用司法裁定的方式。如果没有签订婚前协议,婚姻期间所得的财产一般视为共同财产,离婚时应按照法律规定进行分割。而婚前财产则应由具体情况分析,确定是否视为共同财产,具体标准为:是否夫妻一方财产增值与否,是否属于夫妻共同劳力的成果等。 法律依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第十六条:夫妻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除法律规定的个人财产外,应当视为夫妻共同财产。 2.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一十八条:法定共同财产应当按照公平原则,按照下列情形加以分割: (一)劳动所得、知识产权、股权投资等财产的收益; (二)婚前财产增值部分; (三)有限责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合伙企业等法人组织的股权; (四)其他需要分割的共同财产。 3.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的解释》第三十五条:夫妻一方在婚前取得的房屋、汽车、存款、股票、投资基金等财物,如果经婚后双方共同维护、管理、分配的,视为共同财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