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刑拘的人不关看守所可以吗
释义
    

法律主观:
    


    (1)减刑:看守所办理减刑、假释,必须严格遵守管辖原则。对关押在看守所罪犯的减刑,由看守所提出意见,报同级公安机关审核、上级机关批准后,报中级人民法院裁定。根据刑法第七十八条第一款的规定,被判处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在执行期间,如果认真遵守监规,接受教育改造,确有悔改表现的,或者有立功表现的,可以减刑;有重大立功表现的,应当减刑。"确有悔改表现"是指同时具备以下四个方面情形:认罪服法;认真遵守监规,接受教育改造;积极参加政治、文化、技术学习;积极参加劳动,完成生产任务。"立功表现"是指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检举、揭发监内外犯罪活动,或者提供重要的破案线索,经查证属实的;阻止他人犯罪活动的;在生产、科研中进行技术革新,成绩突出的;在抢险救灾或者排除重大事故中表现积极的;有其他有利于国家和社会的突出事迹的。重大立功表现是指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阻止他人重大犯罪活动的;检举监狱内外重大犯罪活动,经查证属实的;有发明创造或者重大技术革新的;在日常生产、生活中舍已救人的;在抗御自然灾害或者排除重大事故中,有突出表现的;对国家和社会有其他重大贡献的。(2) 暂予监外执行 (保外就医)对于被 判处无期徒刑 、有期徒刑或者拘役的罪犯,在改造期间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准予暂予监外执行(保外就医):身患严重疾病,短期内有死亡危险的;原 判无期徒刑 和 死刑缓期二年执行 后减为无期徒刑的罪犯,从执行无期徒刑起服刑七年以上,或者原判有期徒刑的罪犯执行原判刑期(已减刑的,按减刑后的刑期计算)三分之一以上(含减刑时间),患严重慢性疾病,长期医治无效的。但如果病情恶化有死亡危险、改造表现较好的,可以不受上述期限的限制;身体残疾、生活难以自理的;年老多病,已失去危害社会可能的。下列罪犯不准暂予监外执行(保外就医):被判处死刑缓期二年执行的罪犯在 死刑缓期执行 期间的;罪行严重,民愤很大的;为逃避惩罚在狱内自伤自残的。对符合办理暂予监外执行(保外就医)的罪犯,看守所应当填写《征求意见书》,征求罪犯家属所在地公安机关意见,并与罪犯家属联系,办理担保手续。担保人应当具备管束和教育 保外就医罪犯 的能力,并有一定的经济条件。担保人资格由公安机关负责审查。对批准保外就医的罪犯,看守所应当办理出所手续,发给证明,并对罪犯进行遵纪守法和接受公安机关监督的教育,同时,应将暂予监外执行(保外就医)决定书、人民 法院判决书 复印件或者抄件,及时送达罪犯家属所在地的县级公安机关和人民检察院。罪犯暂予监外执行(保外就医)期间的生活和医疗费用,由其负有扶养义务的亲属负担。罪犯暂予监外执行(保外就医)期间刑期届满的,看守所应当按期办理释放手续。罪犯暂予监外执行(保外就医)期间计入执行刑期,但采取非法手段骗取保外就医,经查证属实的除外。暂予监外执行(保外就医)罪犯未经公安机关批准擅自外出的期间不计入执行刑期。暂予监外执行(保外就医)罪犯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予以收监执行:重新违法犯罪的;采取非法手段骗取保外就医的;经治疗养病痊愈或者病情基本好转的。
    

法律客观:
    


    《刑事诉讼法》第八十五条 公安机关拘留人的时候,必须出示拘留证。 拘留后,应当立即将被拘留人送看守所羁押,至迟不得超过二十四小时。除无法通知或者涉嫌危害国家安全犯罪、恐怖活动犯罪通知可能有碍侦查的情形以外,应当在拘留后二十四小时以内,通知被拘留人的家属。有碍侦查的情形消失以后,应当立即通知被拘留人的家属。 第八十六条 公安机关对被拘留的人,应当在拘留后的二十四小时以内进行讯问。在发现不应当拘留的时候,必须立即释放,发给释放证明。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12 10:4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