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了解误工费的计算方式 |
释义 | 工伤期间的误工费计算根据实际减少的收入,由受害人的单位承担。受害人有固定收入时,按实际减少的收入计算;无固定收入时,按最近三年平均收入或参照相同行业平均工资计算。工伤期间,单位按月支付工伤职工的工资福利待遇。停工留薪期一般不超过12个月,伤情严重或特殊情况下可适当延长,但不得超过12个月。伤残评定后,享受相应的伤残待遇,继续享受工伤医疗待遇。 法律分析 一、误工费怎么计算 1、误工费属于受害人的具体损失、间接损失,采用的是差额赔偿法,即实际减少了多少收入就赔多少,误工费计算公式为误工天数乘以日均收入。 2、法律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二十条,误工费根据受害人的误工时间和收入状况确定。误工时间根据受害人接受治疗的医疗机构出具的证明确定。 受害人因伤致残持续误工的,误工时间可以计算至定残日 前一天。受害人有固定收入的,误工费按照实际减少的收入计算。受害人无固定收入的,按照其最近三年的平均收入计算;受害人不能举证证明其最近三年的平均收入状况的,可以参照受诉法院所在地相同或者相近行业上一年度职工的平均工资计算。 二、工伤误工费是由谁承担 1、工伤期间、误工费由所在单位负责。工伤职工停止工作,治疗工伤期间,按遭受事故伤害前工资福利待遇不变,由所在单位按月支付。 2、停工留薪期按治疗工伤医疗机构书面证明确认,满一年的,由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确认。停工留薪期一般不超过12个月。伤情严重或者情况特殊,经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确认,可以适当延长,但延长不得超过12个月。工伤职工评定伤残等级后,停发原待遇,按照本章的有关规定享受伤残待遇。工伤职工在停工留薪期满后仍需治疗的,继续享受工伤医疗待遇。 拓展延伸 误工费的计算方法和注意事项 计算误工费是在某些特定情况下需要进行的一项重要工作。首先,要明确误工费是指因工作中的意外事故或其他原因导致工人无法正常工作而产生的经济损失。计算误工费需要综合考虑多个因素,如工人的工资水平、工作时间的损失、工作能力的评估等。此外,还需要注意一些事项,如及时收集相关证据和资料、准确记录工作时间的损失、遵守相关法律法规等。在计算误工费时,可以咨询专业的律师或相关专业人士,以确保计算结果的准确性和合法性。综上所述,正确计算误工费并注意相关事项对于维护工人权益和保障劳动关系的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结语 正确计算误工费并注意相关事项对于维护工人权益和保障劳动关系的稳定具有重要意义。误工费的计算方法是根据受害人的误工天数和日均收入来确定的,需要收集相关证据和资料,遵守法律法规。工伤期间的误工费由所在单位承担,停工留薪期一般不超过12个月。在计算误工费时,可以咨询专业的律师或相关专业人士,以确保计算结果的准确性和合法性。 法律依据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2022修正):第七条 误工费根据受害人的误工时间和收入状况确定。 误工时间根据受害人接受治疗的医疗机构出具的证明确定。受害人因伤致残持续误工的,误工时间可以计算至定残日前一天。 受害人有固定收入的,误工费按照实际减少的收入计算。受害人无固定收入的,按照其最近三年的平均收入计算;受害人不能举证证明其最近三年的平均收入状况的,可以参照受诉法院所在地相同或者相近行业上一年度职工的平均工资计算。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2022修正):第二十三条 精神损害抚慰金适用《最高人民法院关于确定民事侵权精神损害赔偿责任若干问题的解释》予以确定。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2022修正):第十五条 死亡赔偿金按照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标准,按二十年计算。但六十周岁以上的,年龄每增加一岁减少一年;七十五周岁以上的,按五年计算。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