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在医疗诉讼中是否需要先行仲裁? |
释义 | 发生医疗事故后,因赔偿问题产生纠纷的,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前是不需要先行仲裁的,可以直接向法院起诉。 我国法律规定,发生医疗事故的赔偿等民事责任争议,医患双方可以协商解决;不愿意协商或者协商不成的,当事人可以向卫生行政部门提出调解申请,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 医疗诉讼是否需要先行仲裁 医疗诉讼不需要先行仲裁。根据《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九条,起诉必须符合下列条件:(一)原告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二)有明确的被告;(三)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四)属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诉讼的范围和受诉人民法院管辖。因此,医疗诉讼满足以上条件即可起诉,不需要先行仲裁。只有劳动纠纷才需要仲裁前置。 医疗诉讼需要先行仲裁吗? 发生医疗事故后,因赔偿问题产生纠纷的,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前是不需要先行仲裁的,可以直接向法院起诉。 我国法律规定,发生医疗事故的赔偿等民事责任争议,医患双方可以协商解决;不愿意协商或者协商不成的,当事人可以向卫生行政部门提出调解申请,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 医疗纠纷是否可以仲裁 医疗纠纷可以通过仲裁解决。《中华人民共和国仲裁法》中规定的不能申请仲裁的情形是婚姻、收养、监护、扶养、继承纠纷,以及依法应当由行政机关处理的行政争议。医院不是行政机关,患者也并不是行政管理相对人,因此,医疗纠纷不属于行政争议,适用仲裁方式予以解决。 医疗纠纷是否适用诉讼时效 医疗纠纷适用诉讼时效,医疗纠纷身体受到损害的诉讼时效三年,我国法律规定,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 医疗纠纷诉讼时效是否是三年 医疗纠纷诉讼时效是三年。其中有关医疗事故鉴定的时效是一年。当事人在知道自己遇到了医疗事故后,应该及时收集证据,在规定的诉讼时效期间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该内容由 游潘念律师 和 律说律答 共创回答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