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 |
法律主观: 一、调整的幅度是按照2017年人均养老金平均值的5%进行调整。不过调整的幅度并不是每人都涨5%,也不是每个人都增长平均值的5%的金额,大约125元左右。调整是按照定额调整,挂钩调整和适当倾斜三种方式进行。 二、定额调整,每人每月增加40元不变。挂钩调整,按缴费年限增加每人每月变为1.6元,按上年基本养老金增加变为1.2%。注意倾斜调整部分不仅不会减少,肯定会要增加的。因为这是跟消费者价格指数有关系的,具体金额也许要增加10到20元。 法律客观: 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自2013年1月1日起继续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水平,提高幅度按2012年企业退休人员月人均基本养老金的10%确定。这是我国连续第九年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水平。为保障企业退休人员生活,2005年至2012年,国家已连续8年较大幅度调整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水平。2012年调整后,企业退休人员月人均养老金达到1721元,与2005年调整前月人均700元的水平相比,8年累计月人均增加1021元。值得注意的是,不同地区和行业间的养老金水平仍有较大差距。记者初步统计,2012年全国有18个省份公布了企业退休人员月人均养老金水平,其中西藏以2700元居首,北京2510元列第二,浙江和青海也都超过了2000元,但位居末位的江西和吉林仅分别为1514元和1370元。不仅如此,同一省份的不同地市之间也有差别。福州市2012年调整后人均养老金为1575元月,低于福建省月人均1643元的水平,而当年厦门市企业平均养老金水平已经提高到了2268元,提高的幅度达到13.4%。对此,中国劳动保障科学研究院副研究员对《经济参考报》记者表示,考虑到经济环境变化、物价水平提高等因素,连续提高养老金水平是必然的要求,但在提高的过程中更需要注意地区间和行业间的匹配平衡。“目前来看,一方面养老金水平错配普遍存在,有些中西部地区养老金水平很低,但当地物价水品并不低,此外,同一城市中,不同企业间退休待遇差距可能很大。另一方面,对于人均寿命增加等因素对养老金发放的影响还没有做出战略性的准备和规划,什么时间调整、按照什么指标调整、遇到重大问题怎么调整,都缺乏明确的规章和制度。”中国劳动保障科学研究院副研究员说。对此,国务院常务会议也做出了安排,要求研究建立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正常调整机制,确保企业退休人员生活水平保持稳定并逐步提高。在普遍调整的基础上,对企业退休高工、高龄人员等群体适当再提高调整水平,对基本养老金偏低的企业退休军转干部按有关规定予以倾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