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共同犯罪的主犯认定原则是什么? |
释义 | 共同犯罪主犯的判定条件及分类。一是在犯罪集团中组织、策划、指挥作用;二是在聚众闹事中起组织、策划、指挥作用;三是在共同犯罪活动中起主要作用,包括在犯罪集团中出谋划策或在其他共同犯罪中造成严重危害后果。 法律分析 共同犯罪主犯怎样判定 有下列三种情况之一的犯罪分子,可认定为主犯: 一、在犯罪集团中起组织、策划、指挥作用的犯罪分子。即犯罪集团建立的组织者、犯罪活动计划的制定者、犯罪计划的实施者或策划于幕后、或指挥于现场者; 二、在聚众闹事中起组织、策划、指挥作用的犯罪分子,即聚众闹事犯罪的聚头,在整个聚众闹事过程中起组织、策划、指挥作用的人。“聚众犯罪”是指纠集多人共同实施一项犯罪活动。如聚众斗殴,聚众哄抢公私财物的犯罪等。聚众犯罪与犯罪集团不同,它是因进行一项犯罪将众人聚集起来的,而不具有较固定的犯罪组织和成员。 三、其他在共同犯罪活动中起主要作用的犯罪分子,即在共同犯罪活动中,是犯罪结果发生的主要原因,对社会危害性负主要责任的人。这主要包括两种情况: 一是在犯罪集团中虽然不是组织、领导者,但出谋划策,犯罪活动特别积极,罪恶严重或者对发生危害结果起重要作用的犯罪分子。 二是在其他共同犯罪中起重要作用,直接造成严重的危害后果,或者情节特别严重的犯罪分子。 拓展延伸 共同犯罪的主犯认定原则与刑事责任的界定 共同犯罪的主犯认定原则与刑事责任的界定是刑法领域中的重要问题。根据我国刑法,共同犯罪是指两个或多个人共同实施犯罪行为的情形。主犯是在共同犯罪中起主导作用、具有主要犯罪责任的人。主犯认定原则主要包括实施行为原则、主观方面原则和结果方面原则。刑事责任的界定主要是指对于共同犯罪中的各个参与者应承担的刑事责任的划分。根据刑法的规定,主犯通常承担较重的刑事责任,而从犯则承担较轻的刑事责任。刑事责任的界定涉及到共同犯罪中各个参与者的实际行为、主观意图以及对犯罪结果的贡献程度等方面的综合考量。因此,在共同犯罪的主犯认定原则与刑事责任的界定中,需要综合运用法律规定和具体案件的事实情况,以确保对参与共同犯罪的各个人员进行公正、合理的刑事责任划分。 结语 根据上述情况,共同犯罪主犯的认定原则与刑事责任的界定是刑法领域中的重要问题。主犯是在共同犯罪中起主导作用、具有主要犯罪责任的人。主犯认定原则主要包括实施行为原则、主观方面原则和结果方面原则。刑事责任的界定涉及到共同犯罪中各个参与者的实际行为、主观意图以及对犯罪结果的贡献程度等方面的综合考量。因此,在共同犯罪的主犯认定原则与刑事责任的界定中,需要综合运用法律规定和具体案件的事实情况,以确保对参与共同犯罪的各个人员进行公正、合理的刑事责任划分。 法律依据 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敲诈勒索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第七条 明知他人实施敲诈勒索犯罪,为其提供信用卡、手机卡、通讯工具、通讯传输通道、网络技术支持等帮助的,以共同犯罪论处。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二编 分则 第五章 侵犯财产罪 第二百七十条 将代为保管的他人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拒不退还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二年以上五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将他人的遗忘物或者埋藏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拒不交出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本条罪,告诉的才处理。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二编 分则 第五章 侵犯财产罪 第二百七十四条 敲诈勒索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者多次敲诈勒索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