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整理:死亡赔偿金分配原则的探讨
释义
    《人损解释》将收入损失分解为“人均可支配收入”和“被扶养人生活费”,死亡赔偿金只能在受害人的继承人之间分配,解决了继承人分配问题,保护了债权人利益。
    法律分析
    《人损解释》将收入损失作了技术处理,将收入损失分解为“人均可支配收入”和“被扶养人生活费”两个部分,死亡赔偿金赔偿数额是按照“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客观标准以20年固定赔偿年限计算,而“被扶养人生活费”已经单列一项予以赔偿。因死亡赔偿金不包含“被扶养人生活费”这一项,所以死亡赔偿金只能在受害人的继承人之间分配。
    假设死者再活20年,他的收入中首先要扣除个人消费部分,其次是支付被扶养人的生活费和家庭的共同消费,余下的收入便是可支配收入,可以用于家庭积累。如果是和父母一起生活的,那就变成家庭共有财产,死亡赔偿金平均分配,债务也属于家庭共同债务,每一成员均有还债义务;如果不与父母一起生活,且已结婚,也没有约定为个人财产,那首先应当将死亡赔偿金分割一半为配偶所有,其余的由继承人平均分配,债务属夫妻共同债务,由配偶偿还。如果是个人债务,死亡赔偿金当然平均分配,债务由死者个人遗产偿还。
    这种假说既解决了继承人之间的分配问题,又和现行法律相衔接,而且符合现实国情,平衡了债权人的利益。假如受害人不死亡,他的收入的一半将属于配偶所有。受害人死亡的发生,家庭中损失最大的当然是配偶,那么死亡赔偿金主要由配偶获得,应当是合法合理的。死者的死亡,使包括配偶在内的家庭成员丧失了未来本可以预期继承的遗产,因此家庭成员应当分配余下的死亡赔偿金。由于各种条件的制约,我国并未实行财产实名制,死者的遗产范围无法确定,致使债权人以死者遗产清偿债务的目的常常落空,利益得不到有效保护。这种分配原则避免了死者家属以无遗产为由来逃避债务现象的发生,平衡了债权人和死亡赔偿金分配人之间的利益。
    结语
    《人损解释》对收入损失进行了技术处理,将其分解为人均可支配收入和被扶养人生活费。根据客观标准,死亡赔偿金按照人均可支配收入以固定赔偿年限计算,而被扶养人生活费已经单独予以赔偿。因此,死亡赔偿金只能在受害人的继承人之间进行分配。这种分配原则既解决了继承人之间的分配问题,又与现行法律相衔接,符合现实国情,平衡了债权人的利益。此外,该原则还避免了死者家属以无遗产为由逃避债务的情况发生,保护了债权人和死亡赔偿金分配人的利益。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调解法:第三章 人民调解员 第十六条 人民调解员从事调解工作,应当给予适当的误工补贴;因从事调解工作致伤致残,生活发生困难的,当地人民政府应当提供必要的医疗、生活救助;在人民调解工作岗位上牺牲的人民调解员,其配偶、子女按照国家规定享受抚恤和优待。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2022修正):第二十条 赔偿义务人请求以定期金方式给付残疾赔偿金、辅助器具费的,应当提供相应的担保。人民法院可以根据赔偿义务人的给付能力和提供担保的情况,确定以定期金方式给付相关费用。但是,一审法庭辩论终结前已经发生的费用、死亡赔偿金以及精神损害抚慰金,应当一次性给付。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2022修正):第十五条 死亡赔偿金按照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标准,按二十年计算。但六十周岁以上的,年龄每增加一岁减少一年;七十五周岁以上的,按五年计算。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3/30 22:28: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