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 |
民事调解发生在哪个阶段 民事调解发生在立案之前,期限为30日,当事人有权拒绝先行调解、申请终止先行调解、申请延长调解期限的权利,当事人拒绝先行调解、申请终止先行调解程序的,法院在3日内审查立案,案件转入诉讼程序审理。 什么是民事调解 民事调解是指人民法院审理民事案件的过程中,可以在查明事实的基础上,根据自愿和合法的原则,主持并促使当事人双方达成协议协商解决的制度。调解制度作为解决纠纷的一种机制,是中国固有的传统,在审判中占有重要地位。 调解程序 一、受理纠纷 1、当事人请求调解的纠纷及时调解; 2、发现纠纷要主动受理及时调解; 二、调查分析 受理纠纷,要迅速查明纠纷发生的原因和争议焦点,及时判明纠纷性质,是非曲直,进行研究分析; 三、调解 在调查分析的基础上做好双方当事人的工作,充分说理,耐心疏导,学习法律规定,消除隔阂,促使当事人达成调解议。 登记制度 一、受理民事、经济纠纷应填写登记表; 二、调解民事纠纷,调解结果要进行登记、建档保存; 三、重大疑难案件的讨论研究,要填写案件讨论登记表,登记表要附卷; 四、向司法局请示、报告重大疑难案件,并做好登记。民事调解作为中国一项重要的法律制度,在民事纠纷化解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被被誉为“维护道德的最后一道防线”。随着审判方式改革的深入,现行的调解体制是益暴露出它的局限性和弊端。通过对现行诉讼调解制度的分析,提出调解制度立法的构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