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交通事故中如何判断责任并扣车?
释义
    该条件主要是针对交通事故中车辆行为人的扣车条件,包括交通事故中承担相应责任、交通肇事罪定罪条件以及机动车存在违规嫌疑等。而交通事故家属则无权扣车。
    法律分析
    当发生交通事故时,以下情况下可以扣车:
    1.车辆行为人在行驶过程中,发生碰撞、碾轧、刮擦、翻车、坠车、爆炸、失火等人身伤亡、财产损失等交通事故,承担事故相应责任的情形。交通肇事所致的社会危害性达到一定程度,符合刑法中交通肇事罪规定的定罪条件的,要依法追究相关责任人的刑事法律责任。
    《道路交通安全违法行为处理程序规定》第二十七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依法扣留车辆:
    (一)上道路行驶的机动车未悬挂机动车号牌,未放置检验合格标志、保险标志,或者未随车携带机动车行驶证、驾驶证的;
    (二)有伪造、变造或者使用伪造、变造的机动车登记证书、号牌、行驶证、检验合格标志、保险标志、驾驶证或者使用其他车辆的机动车登记证书、号牌、行驶证、检验合格标志、保险标志嫌疑的;
    (三)未按照国家规定投保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的;
    (四)公路客运车辆或者货运机动车超载的;
    (五)机动车有被盗抢嫌疑的;
    (六)机动车有拼装或者达到报废标准嫌疑的;
    (七)未申领《剧毒化学品公路运输通行证》通过公路运输剧毒化学品的;
    (八)非机动车驾驶人拒绝接受罚款处罚的。
    对发生道路交通事故,因收集证据需要的,可以依法扣留事故车辆。
    二、交通事故家属能扣留车辆吗
    (一)交通事故家属不能扣留车辆
    暂扣交通事故车辆的权力只能由公安机关行使,其他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无权扣留交通事故车辆、车辆牌证和当事人的有关证件,也不得扣留交通事故车辆的驾驶员和货物。
    (二)非法扣留交通事故车辆等财物的处理
    对非法扣留交通事故车辆、牌证、货物的,公安机关应该劝告其返还。经劝告仍不返还或拒绝、阻碍公安机关依法执行公务的可依照《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的规定进行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迫究刑事责任。因非法扣留驾驶员或者故意损害车辆、财物,构成犯罪的,也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实际对交通事故进行处理的时候,我们发现并不是所有情况下都是要扣车的,而此时只要在符合了法律规定的情形时,那么交警才会对当事人的车辆进行扣留。此外,也要注意如果是当事人家属的车,即使是在对事故进行处理的过程中,也是不能扣留的。
    结语
    交通事故发生时,可以扣车的条件包括:车辆行为人在行驶过程中发生交通事故,承担事故相应责任的情形,或者交通肇事所致的社会危害性达到一定程度,符合刑法中交通肇事罪规定的定罪条件的情形。而交通事故家属没有扣车的权力,只有公安机关才有权扣留交通事故车辆。同时,如果交通事故车辆被非法扣留,当事人或公安机关应该及时采取措施予以处理,否则会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2021修正):第七章法律责任第一百一十三条暂扣机动车驾驶证的期限从处罚决定生效之日起计算;处罚决定生效前先予扣留机动车驾驶证的,扣留一日折抵暂扣期限一日。
    吊销机动车驾驶证后重新申请领取机动车驾驶证的期限,按照机动车驾驶证管理规定办理。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第二章车辆和驾驶人第二节机动车驾驶人第二十三条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对机动车驾驶人的道路交通安全违法行为除给予行政处罚外,实行道路交通安全违法行为累积记分(以下简称记分)制度,记分周期为12个月。对在一个记分周期内记分达到12分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扣留其机动车驾驶证,该机动车驾驶人应当按照规定参加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的学习并接受考试。考试合格的,记分予以清除,发还机动车驾驶证;考试不合格的,继续参加学习和考试。
    应当给予记分的道路交通安全违法行为及其分值,由国务院公安部门根据道路交通安全违法行为的危害程度规定。
    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提供记分查询方式供机动车驾驶人查询。
    道路交通安全违法行为处理程序规定:第七章其他规定第七十四条以欺骗、贿赂等不正当手段取得机动车登记的,应当收缴机动车登记证书、号牌、行驶证,由机动车登记地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撤销机动车登记。
    以欺骗、贿赂等不正当手段取得驾驶许可的,应当收缴机动车驾驶证,由驾驶证核发地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撤销机动车驾驶许可。
    非本辖区机动车登记或者机动车驾驶许可需要撤销的,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将收缴的机动车登记证书、号牌、行驶证或者机动车驾驶证以及相关证据材料,及时转至机动车登记地或者驾驶证核发地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4 11:3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