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导致人身损害赔偿诉讼时效中断的原因 |
释义 | 人身损害赔偿诉讼时效中断的情形包括起诉、请求和认诺。起诉是权利人通过法院主张权利,请求法院强制履行义务,中断诉讼时效。请求是权利人直接向义务人要求履行义务,同样中断诉讼时效。认诺是义务人在诉讼时效期间同意履行义务,也会中断诉讼时效。 法律分析 造成人身损害赔偿诉讼时效中断的情形包括提起诉讼(起诉)、当事人一方提出要求(请求)或者同意履行义务(承诺)等等。造成人身损害赔偿诉讼时效中断的情形具体如下: 1、起诉。即权利人依诉讼程序主张权利,请求人民法院强制义务人履行义务。起诉行为是权利人通过人民法院向义务人行使权利的方式。故诉讼时效因此而中断,并从人民法院裁判生效之时重新起算。 2、请求。这里指权利人直接向义务人作出请求履行义务的意思表示。 3、认诺。即义务人在诉讼时效进行中直接向权利人作出同意履行义务的意思表示。 拓展延伸 人身损害赔偿诉讼时效中断的法律规定与适用 人身损害赔偿诉讼时效中断的法律规定与适用是指在特定情况下,人身损害赔偿诉讼的时效期限可以暂停或中断。根据我国法律规定,导致人身损害赔偿诉讼时效中断的原因包括被告人死亡、被告人丧失民事行为能力、被告人下落不明等。此外,如果原告提起了人身损害赔偿的行政诉讼或仲裁申请,也会导致诉讼时效中断。法律对于诉讼时效中断的规定旨在保护原告的合法权益,确保其在合理的时间内行使诉讼权利。因此,在人身损害赔偿诉讼中,当涉及到时效中断的情况时,双方当事人应当了解相关法律规定并妥善处理。 结语 人身损害赔偿诉讼时效中断的情形包括起诉、请求或认诺等行为。在这些情况下,诉讼时效将会中断,并重新计算。此外,根据我国法律规定,被告人死亡、丧失民事行为能力或下落不明等情况也会导致诉讼时效中断。诉讼时效中断的规定旨在保护原告的权益,确保其能在合理的时间内行使诉讼权利。因此,在人身损害赔偿诉讼中,当涉及到时效中断的情况时,双方当事人应当了解相关法律规定并妥善处理。 法律依据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若干问题的意见(试行)》第一百六十八条人身损害赔偿的诉讼时效期间,伤害明显的,从受伤害之日起算;伤害当时未曾发现,后经检查确诊并能证明是由侵害引起的,从伤势确诊之日起算。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