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吸毒刑罚规定最低年限是多少?
释义
    吸毒和贩毒的量刑标准不同,吸毒属于治安违法行为,一般处以拘留和罚款,贩毒情节重者则面临刑事处罚。吸毒的最低判刑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规定,情节较轻者可处五日以下拘留或五百元以下罚款。贩毒的量刑根据毒品种类和数量不同,可判处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死刑,并处罚金或没收财产。根据《刑法》规定,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均应追究刑事责任,量刑标准根据情节严重程度和毒品种类而定。
    法律分析
    吸毒和贩毒的量刑标准是不同的,吸毒不属于犯罪,一般是拘留处理,贩毒则情节较重。
    如果吸毒最低判多少年这个吸毒的量刑: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七十二条: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二千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
    1、非法持有鸦片不满二百克、海.洛.因或者甲.基.苯.丙.胺不满十克或者其他少量毒品的;向他人提供毒品的;吸食、注射毒品的;胁迫、欺骗医务人员开具麻醉药品、精神药品的。
    2、屡教不改的,可以按照国家规定采取强制性教育措施。因此,对于吸毒的人,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二千元以下罚款,对于屡教不改的,可以按国家规定,实行劳动教养。
    贩毒的量刑:
    23克并且有吸毒行不的被告人,会被判几年要根据所贩毒的毒品种类来进行分析,对于不同种类的毒品,有不同的量刑标准。如果是贩卖海洛因或者甲基苯丙胺23克的,则依法应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其中的吸毒情节可作为量刑情节在量刑时予以考虑。
    根据《刑法》第三百四十七条【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罪】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无论数量多少,都应当追究刑事责任,予以刑事处罚。
    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十五年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没收财产:
    (一)、走私、贩卖、运输、制造鸦片一千克以上、海洛因或者甲基苯丙胺五十克以上或者其他毒品数量大的;
    (二)、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集团的首要分子;
    (三)、武装掩护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的;
    (四)、以暴力抗拒检查、拘留、逮捕,情节严重的;
    贩毒50克以上,15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死刑,并处没收财产;10~50克,7~15年有期徒刑,并处罚金;10克以下,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罚金,情节严重的,3~7年,并处罚金。
    可以判死刑的量因毒品种类不同而异,达到以下量的可以判死刑(注意:是“可以”判死刑,不是必然判死刑):
    1、鸦片1000克以上;
    2、海洛因或者甲基苯丙胺50克以上;
    3、苯丙胺类毒品(甲基苯丙胺除外)一百克以上;
    4、大麻油五千克、大麻脂十千克、大麻叶及大麻烟一百五十千克以上;
    5、可卡因五十克以上。
    结语
    吸毒和贩毒的量刑标准不同,吸毒属于治安管理处罚,一般处以拘留和罚款,情节较轻者可以处以拘留或罚款。贩毒则根据毒品种类和数量进行判决,情节严重者可以处以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甚至死刑,并处以罚金和财产没收。需要注意的是,对于贩卖、运输、制造毒品的行为,无论数量多少,都应当追究刑事责任。判决死刑的情况,根据不同毒品种类的数量而定。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禁毒法:第四章 戒毒措施 第三十一条 国家采取各种措施帮助吸毒人员戒除毒瘾,教育和挽救吸毒人员。
    吸毒成瘾人员应当进行戒毒治疗。
    吸毒成瘾的认定办法,由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公安部门规定。
    戒毒条例(2018修订):第四章 强制隔离戒毒 第二十五条 吸毒成瘾人员有《中华人民共和国禁毒法》第三十八条第一款所列情形之一的,由县级、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公安机关作出强制隔离戒毒的决定。
    对于吸毒成瘾严重,通过社区戒毒难以戒除毒瘾的人员,县级、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公安机关可以直接作出强制隔离戒毒的决定。
    吸毒成瘾人员自愿接受强制隔离戒毒的,经强制隔离戒毒场所所在地县级、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公安机关同意,可以进入强制隔离戒毒场所戒毒。强制隔离戒毒场所应当与其就戒毒治疗期限、戒毒治疗措施等作出约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禁毒法:第四章 戒毒措施 第三十九条 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不满一周岁婴儿的妇女吸毒成瘾的,不适用强制隔离戒毒。不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吸毒成瘾的,可以不适用强制隔离戒毒。
    对依照前款规定不适用强制隔离戒毒的吸毒成瘾人员,依照本法规定进行社区戒毒,由负责社区戒毒工作的城市街道办事处、乡镇人民政府加强帮助、教育和监督,督促落实社区戒毒措施。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5 21:4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