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再婚老人如何分得公平? |
释义 | 老年人再婚,继子未尽赡养义务则不能继承遗产,遗嘱分配;无遗嘱则配偶、亲生子继承;无第一顺序继承人则由第二顺序继承人继承。继子尽赡养义务则可作为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遗产。 法律分析 老年人再婚如果继子女没有对老人尽赡养义务,则不能继承遗产,遗产按老人遗嘱分配,没有遗嘱的由老人的现任配偶、亲生子女作为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没有第一顺序继承人的由第二顺序继承人继承。但如果继子女对老人尽了赡养义务的,则继子女可以作为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遗产。 拓展延伸 再婚老人的财产分割:实现公平的关键要素 再婚老人的财产分割是一个复杂而敏感的问题,关乎公平与正义。实现公平的关键要素包括法律依据、财产评估、协商和妥协。首先,依据相关法律规定,再婚夫妻的财产应当进行公正分割。其次,进行财产评估是确保公平的重要步骤,可以确定各方的财产价值。在协商过程中,双方需坦诚沟通,理解对方的需求和利益,寻求共同的解决方案。妥协是实现公平的关键,双方应灵活调整自己的期望,做出一些让步,以达成双方都能接受的分割方案。最终,通过法律依据、财产评估、协商和妥协,再婚老人的财产分割才能实现公平,维护双方的权益。 结语 继子女对再婚老人尽赡养义务,可作为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遗产。再婚老人的财产分割需要依据法律规定,进行财产评估,并通过协商和妥协达成公平的分割方案。公平的实现关键在于双方的理解和妥协,以维护双方的权益。 法律依据 《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二十七条,遗产按照下列顺序继承: (一)第一顺序:配偶、子女、父母; (二)第二顺序: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 继承开始后,由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第二顺序继承人不继承;没有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的,由第二顺序继承人继承。 本编所称子女,包括婚生子女、非婚生子女、养子女和有扶养关系的继子女。本编所称父母,包括生父母、养父母和有扶养关系的继父母。本编所称兄弟姐妹,包括同父母的兄弟姐妹、同父异母或者同母异父的兄弟姐妹、养兄弟姐妹、有扶养关系的继兄弟姐妹。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