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 |
办理假释的全部流程需要耗费数个月到一年不等的时间,具体步骤如下: 1、提交申请:罪犯或其法定代理人向执行机关提交假释申请书,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 2、受理申请:执行机关对申请进行受理,并进行初步审查,核实申请人的身份和个人情况; 3、评估:执行机关对申请人进行综合评估,包括对其社会危险性、改造表现、社会关系等方面进行评估,并进行风险预测; 4、审查:执行机关对申请资料进行审核,并对申请人的家庭、工作、住房等情况进行调查核实; 5、公示:执行机关对已审核通过的假释申请进行公示,征求社会各界的意见; 6、决定:执行机关根据综合评估和社会各界的意见,作出假释决定,并通知申请人及其法定代理人; 7、出狱:申请人在接到假释决定通知后,按照规定的程序进行出狱手续。 办理假释的条件: 1、具有假释资格: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规定,服刑人员必须服刑一定时间后才能具备假释资格; 2、具有健康状况:服刑人员需要具有较好的身体和心理健康状况,能够正常生活和工作; 3、具有良好表现:服刑人员在服刑期间需要有良好的表现,包括服从管理、遵纪守法、积极改造等方面的表现; 4、没有逃跑、暴力犯罪等行为:服刑人员在服刑期间不能有逃跑、暴力犯罪等行为,否则将影响其假释资格; 5、具有稳定的住所和工作:服刑人员需要具有稳定的住所和工作,能够正常生活和工作,没有再次犯罪的风险。 综上所述,不同地区和不同案件的办理假释流程、条件可能存在一定的差异和变化,具体情况需要根据当地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进行判断和处理。办理假释后,服刑人员需要认真履行假释协议的规定,切实维护自己的假释权益,积极参加社区矫正改造教育,重新回归社会。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八十一条 【假释的适用条件】被判处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执行原判刑期二分之一以上,被判处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实际执行十三年以上,如果认真遵守监规,接受教育改造,确有悔改表现,没有再犯罪的危险的,可以假释。如果有特殊情况,经最高人民法院核准,可以不受上述执行刑期的限制。 对累犯以及因故意杀人、强奸、抢劫、绑架、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或者有组织的暴力性犯罪被判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不得假释。 对犯罪分子决定假释时,应当考虑其假释后对所居住社区的影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