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是否存在已立案案件的追诉期限?
释义
    已立案的案件不存在追诉期限,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规定,对于法定刑不满5年、不满10年、10年以上有期徒刑以及无期徒刑或死刑的案件,存在相应的追诉期限。超过这些期限后,一般情况下不予追诉。然而,对于逃避侦查或审判的犯罪嫌疑人以及被害人提出控告却未立案的情况,不受追诉期限限制。对于必须追诉的案件,需要报请最高检察机关核准。
    法律分析
    已经立案的案件不存在追诉期限,追诉期有以下几点:
    1、法定刑不满5年的,超过5年不予追诉。
    2、法定刑不满10年的,超过10年不予追诉。
    3、法定刑10年以上的有期徒刑,超过15年不予追诉。
    4、法定刑为无期徒刑或死刑的,超过20年不予追诉。
    认为必须追诉的,层报最高检核准。(以上法定刑均指法定最高刑,并非判决刑)此外,还有不受追诉期限限制的情形:
    1、立案侦查或受理案件后,犯罪嫌疑人逃避侦查或审判的。
    2、被害人提出控告,公检法应立案而不予立案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八十七条
    拓展延伸
    追诉时效:已立案案件的追诉期限如何确定?
    追诉时效是指对于已立案案件,追诉的期限如何确定的问题。根据我国法律规定,追诉时效的计算通常从犯罪行为发生之日起计算。具体追诉时效的长短根据不同的犯罪行为而有所不同,一般分为公诉案件和自诉案件。对于公诉案件,追诉时效一般为十年;而对于自诉案件,追诉时效则根据不同情况而有所变化。此外,追诉时效还受到特殊情况的影响,如被告人逃避追诉、案件被中止等情况,会对追诉时效造成一定的影响。需要注意的是,如果追诉时效已经到期,相关机关将无法对该案件进行追诉。因此,对于已立案案件,及时了解追诉时效的确定方法,对于维护法律正义具有重要意义。
    结语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八十七条的规定,对于已立案案件,追诉时效的计算是从犯罪行为发生之日起计算。追诉时效的长短根据不同的犯罪行为而有所不同,一般分为公诉案件和自诉案件。对于公诉案件,追诉时效一般为十年;而对于自诉案件,追诉时效则根据不同情况而有所变化。特殊情况如被告人逃避追诉、案件被中止等,会对追诉时效造成影响。如果追诉时效已经到期,相关机关将无法对该案件进行追诉。因此,了解追诉时效的确定方法对于维护法律正义至关重要。
    法律依据
    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第八章 侦 查 第三节 询问证人、被害人 第二百一十条 询问证人、被害人,可以在现场进行,也可以到证人、被害人所在单位、住处或者证人、被害人提出的地点进行。在必要的时候,可以书面、电话或者当场通知证人、被害人到公安机关提供证言。
    询问证人、被害人应当个别进行。
    在现场询问证人、被害人,侦查人员应当出示人民警察证。到证人、被害人所在单位、住处或者证人、被害人提出的地点询问证人、被害人,应当经办案部门负责人批准,制作询问通知书。询问前,侦查人员应当出示询问通知书和人民警察证。
    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第八章 侦 查 第二节 讯问犯罪嫌疑人 第二百零九条 对犯罪嫌疑人供述的犯罪事实、无罪或者罪轻的事实、申辩和反证,以及犯罪嫌疑人提供的证明自己无罪、罪轻的证据,公安机关应当认真核查;对有关证据,无论是否采信,都应当如实记录、妥善保管,并连同核查情况附卷。
    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法:第四章 监察权限 第三十一条 涉嫌职务犯罪的被调查人主动认罪认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监察机关经领导人员集体研究,并报上一级监察机关批准,可以在移送人民检察院时提出从宽处罚的建议:
    (一)自动投案,真诚悔罪悔过的;
    (二)积极配合调查工作,如实供述监察机关还未掌握的违法犯罪行为的;
    (三)积极退赃,减少损失的;
    (四)具有重大立功表现或者案件涉及国家重大利益等情形的。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5 17:24: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