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履行部分合同能算诈骗吗 |
释义 | 不算诈骗。 1、如果没有合同,但是其行为符合诈骗罪的构成要件的,仍然要按照诈骗承担刑事责任。 2、如果有合同的诈骗,合同是诈骗行为的一个手段,具体到刑法中的罪名就是合同诈骗罪。 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 一、向别人借款赌博是属于诈骗吗 向别人借款赌博,不属于诈骗。因为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款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而赌博是犯罪的行为,构成赌博罪的,会被处以刑罚。 诈骗罪的构成要件是什么 1、客体要件。侵犯的客体是公私财物所有权。有些犯罪活动,虽然也使用某些欺骗手段,甚至也追求某些非法经济利益,但因其侵犯的客体不是或者不限于公私财产所有权。诈骗罪侵犯的对象,仅限于国家、集体或个人的财物,而不是骗取其他非法利益; 2、客观要件。在客观上表现为使用欺诈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首先,行为人实施了欺诈行为。欺诈行为从形式上说包括两类: (1)虚构事实; (2)隐瞒真相。 二者从实质上说都是使被害人陷入错误认识的行为。欺诈行为的内容是,在具体状况下,使被害人产生错误认识,并作出行为人所希望的财产处分。其次,欺诈行为使对方产生错误认识。对方产生错误认识是行为人的欺诈行为所致,即使对方在判断上有一定的错误,也不妨碍欺诈行为的成立。在欺诈行为与对方处分财产之间,必须介入对方的错误认识。如果对方不是因欺诈行为产生错误认识而处分财产,就不成立诈骗罪。再次,成立诈骗罪要求被害人陷入错误认识之后作出财产处分。最后,欺诈行为使被害人处分财产后,行为人便获得财产,从而使被害人的财产受到损害; 3、主体要件。主体是一般主体,凡达到法定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能构成诈骗罪; 4、主观要件。诈骗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直接故意,并且具有非法占有公私财物的目的。 二、骗多少钱算是诈骗罪 根据有关司法解释,诈骗罪的数额较大,以3000元为起点。诈骗罪客观方面表现为是骗取他人主动交出自己的财物,而实践中想要对一个行为进行诈骗罪的认定,那么就需要该行为符合诈骗罪的构成要件。根据《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规定,“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公私财物所有权。有些犯罪活动,虽然也使用某些欺骗手段,甚至也追求某些非法经济利益,但因其侵犯的客体不是或者不限于公私财产所有权。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诈骗案件具体应用法律的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一条规定:个人诈骗公私财物3000元以上的,属于“数额较大”;个人诈骗公私财物3万元以上的,属于“数额巨大”。 三、欠账人跑了算诈骗么 欠账人跑了算不算诈骗要根据具体情况而定。要看是否符合诈骗的要件,如果欠账人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款额较大的,属于诈骗。 诈骗,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款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 但是如果只是单纯的民间借贷,则属于民事纠纷,不算诈骗。 【本文关联的相关法律依据】 《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 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