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离婚时不用共同承担的债务有哪些 |
释义 | 根据人民法院审理离婚案件处理财产分割的具体意见规定,离婚时夫妻双方不需要共同承担以下债务:(1)除非其目的是逃避债务,夫妻双方同意个人承担的债务;(2)一方未经对方同意,擅自资助亲友无抚养义务的债务;(3)未经对方同意,一方独自筹集资金从事经营活动,其收入未用于共同生活的债务;(4)个人应承担的其他债务。 法律分析 关于人民法院审理离婚案件处理财产分割的若干具体意见规定,离婚时不需要共同承担以下债务: (1)夫妻双方同意个人承担的债务除外,以逃避债务为目的; (2)一方未经对方同意,擅自资助亲友无抚养义务的债务; (3)未经对方同意,一方独自筹集资金从事经营活动,其收入未用于共同生活的债务; (4)个人应承担的其他债务。 拓展延伸 离婚后,处理共同债务是一项重要的任务。首先,双方需要全面了解共同债务的具体情况,包括债务种类、金额以及债权人信息。其次,可以通过协商、调解或诉讼等方式解决共同债务。协商可以尝试债务重组、债务转移或债务分担等方式,以达成双方的共识。如果协商无果,可以寻求专业的法律咨询,通过诉讼程序解决争议。在处理共同债务时,应当遵循公平原则,确保双方权益得到合理保护。此外,及时与债权人沟通,解释离婚情况,并寻求债权人的理解与支持,有助于顺利解决共同债务问题。最后,离婚后应及时清理共同债务,避免对个人信用产生不良影响。 结语 离婚案件中处理财产分割的具体意见规定:离婚时不需共同承担逃避债务、未经同意资助亲友无抚养义务债务、独自筹集资金未用于共同生活债务及其他个人债务。处理共同债务需全面了解具体情况,可通过协商、调解或诉讼解决。应遵循公平原则保护双方权益,与债权人沟通并清理共同债务以避免不良影响。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六十四条夫妻双方共同签名或者夫妻一方事后追认等共同意思表示所负的债务,以及夫妻一方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以个人名义为家庭日常生活需要所负的债务,属于夫妻共同债务。 夫妻一方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以个人名义超出家庭日常生活需要所负的债务,不属于夫妻共同债务;但是,债权人能够证明该债务用于夫妻共同生活、共同生产经营或者基于夫妻双方共同意思表示的除外。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