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民事案件调解协议履行遇到困难该怎么办? |
释义 | 协议不履行,可申请公安行政处罚;被侵害人可向法院诉讼,要求履行协议。《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九条规定:轻微民间纠纷可公安调解,达成协议后不履行可处罚,告知可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 法律分析 1、解决协议达成后不履行的,可以申请公安机关对违法人进行行政处罚。 2、被侵害人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对方履行协议内容。 相关规定 《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九条对于因民间纠纷引起的打架斗殴或者损毁他人财物等违反治安管理行为,情节较轻的,公安机关可以调解处理。经公安机关调解、当事人达成协议的,不予处罚。经调解未达成协议或者达成协议后不履行的,公安机关应当依照本法的规定对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给予处罚,并告知当事人可以就民事争议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 拓展延伸 应对民事案件调解协议履行困难的有效策略 应对民事案件调解协议履行困难的有效策略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首先,当遇到履行困难时,双方当事人应积极沟通,寻求互利共赢的解决方案。其次,可以考虑寻求第三方中介机构的帮助,如法院、仲裁机构或调解委员会等,他们可以提供专业的指导和协助。此外,如果遇到对方恶意拖延履行的情况,可以考虑采取法律手段,如申请强制执行等。同时,及时了解和掌握相关法律法规,确保自身权益不受侵害。最后,建议在签订调解协议时,要明确约定履行细则和违约责任,以减少履行困难的发生。综上所述,应对民事案件调解协议履行困难的有效策略包括积极沟通、寻求第三方协助、采取法律手段、了解法律法规以及明确约定履行细则等。通过这些措施,可以更好地解决履行困难,维护自身权益。 结语 根据相关规定,《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九条规定了对于民间纠纷引起的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处理方式。公安机关可以调解处理情节较轻的打架斗殴或损毁他人财物等行为,并告知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在应对民事案件调解协议履行困难时,建议双方当事人积极沟通、寻求第三方协助、采取法律手段、了解法律法规以及明确约定履行细则等措施,以维护自身权益。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调解法:第五章 调解协议 第二十八条 经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达成调解协议的,可以制作调解协议书。当事人认为无需制作调解协议书的,可以采取口头协议方式,人民调解员应当记录协议内容。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调解法:第五章 调解协议 第二十九条 调解协议书可以载明下列事项: (一)当事人的基本情况; (二)纠纷的主要事实、争议事项以及各方当事人的责任; (三)当事人达成调解协议的内容,履行的方式、期限。 调解协议书自各方当事人签名、盖章或者按指印,人民调解员签名并加盖人民调解委员会印章之日起生效。调解协议书由当事人各执一份,人民调解委员会留存一份。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调解法:第五章 调解协议 第三十三条 经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达成调解协议后,双方当事人认为有必要的,可以自调解协议生效之日起三十日内共同向人民法院申请司法确认,人民法院应当及时对调解协议进行审查,依法确认调解协议的效力。 人民法院依法确认调解协议有效,一方当事人拒绝履行或者未全部履行的,对方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人民法院依法确认调解协议无效的,当事人可以通过人民调解方式变更原调解协议或者达成新的调解协议,也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