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 |
法律分析:医疗事故赔偿的金额计算并非固定,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评估和裁定。医疗机构应当依据《医疗纠纷处理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对医疗事故造成的损失进行赔偿。赔偿标准包括直接经济损失、合理的治疗费用、因误诊、漏诊、延误治疗等造成的精神和身体上的痛苦、精神损害赔偿、残疾赔偿和死亡赔偿等。 法律依据: 《医疗纠纷处理条例》第十条 医疗机构应当履行诊疗合同,提供安全、有效的医疗服务,对医疗事故造成的损失应当给予赔偿。 《侵权责任法》第四十三条 医疗机构或者医务人员违反诊疗规范,致使患者死亡、重伤或者其他严重后果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对于患者因医疗事故死亡、重伤或者其他严重后果的,应当给予适当的赔偿。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医疗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十八条 医疗损害赔偿范围包括:直接经济损失、合理的治疗费用、因误诊、漏诊、延误治疗等造成的精神和身体上的痛苦、精神损害赔偿、残疾赔偿和死亡赔偿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