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判缓刑后是否会有案底记录? |
释义 | 缓刑是一种法律宽恕的判决,主要针对犯罪情节较轻的罪犯。被判处缓刑的罪犯不用进监狱,但需接受综合监管与考察。犯罪记录将永久保存,不能消除。若在缓刑期间再次违法或违反规定,将取消缓刑并投送至监狱服刑。 法律分析 1、判处缓刑的也属于形式案件,刑事处罚。那么法院肯定会留下犯罪记录。只要是犯罪记录都会被永久保存,并且不能消除。 2、缓刑是一种法律宽恕的判决,它主要针对犯罪情节较轻和影响一般的罪犯(暴力犯罪除外),被判处缓刑的罪犯,只是不用进监狱服从而已。但是你要接受派出所、司法所、社区的综合监管与考察,随叫随到不能离开当地,保持2联络畅通。 3、缓刑期间一旦再次违法,或者违反了缓刑的规定,两次以上,将会被取消缓刑,即可投送至监狱服完剩余刑期!缓刑是一种法律宽恕的判决,它主要针对犯罪情节较轻和影响一般的罪犯(暴力犯罪除外),被判处缓刑的罪犯,只是不用进监狱服从而已。 什么是缓刑 缓刑是经人民法院审判后确认被告人被指控犯罪的行为是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依法被认定构成犯罪;鉴于被告人在犯罪中的地位、作用、法定刑、以及犯罪后所具有的依法可以从轻`减轻处罚的诸如自首、立功的法定情节和积极抢救伤员、全部赔偿损失、被害人或家属达成‘’刑事和解协议‘’等酌定从轻情节;经法庭审查被告人的犯罪行为符合适用缓刑法定刑在三年以下徒刑或拘役判处,判处缓刑(有条件的暂不执行)也不致危险社会的适用条件而在判处刑罚时宣告适用缓刑。 结语 缓刑是一种法律宽恕的判决,用于对犯罪情节较轻和影响一般的罪犯进行处罚。虽然被判处缓刑的罪犯不用进监狱,但他们需要接受派出所、司法所、社区的综合监管与考察,保持联系畅通且不能离开当地。若在缓刑期间再次违法或违反缓刑规定两次以上,缓刑将被取消,罪犯将被送往监狱服刑。因此,尽管缓刑是一种宽恕,但仍需严格遵守法律规定,以避免进一步的法律后果。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监狱法(2012修正):第四章 狱政管理 第七节 对罪犯服刑期间犯罪的处理 第五十九条 罪犯在服刑期间故意犯罪的,依法从重处罚。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2018修正):第五章 审判监督程序 第二百七十三条 罪犯在服刑期间又犯罪的,或者发现了判决的时候所没有发现的罪行,由执行机关移送人民检察院处理。 被判处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的罪犯,在执行期间确有悔改或者立功表现,应当依法予以减刑、假释的时候,由执行机关提出建议书,报请人民法院审核裁定,并将建议书副本抄送人民检察院。人民检察院可以向人民法院提出书面意见。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2018修正):第一章 未成年人刑事案件诉讼程序 第二百八十条 对未成年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应当严格限制适用逮捕措施。人民检察院审查批准逮捕和人民法院决定逮捕,应当讯问未成年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听取辩护律师的意见。 对被拘留、逮捕和执行刑罚的未成年人与成年人应当分别关押、分别管理、分别教育。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