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有欠条能告诈骗吗? |
释义 | 在被欺诈、胁迫情况下写的欠条不一定是有效的如果被人民法院或仲裁机构撤销那么该欠条就是无效的。 如果是受胁迫向他人出具欠条的受胁迫方可以向公安机关报案由公安机关立案查明事实若经公安机关查明胁迫方以非法占有他人财物为目的以暴力、威胁的方式逼迫他人出具借条、欠条的可能构成敲诈勒索罪或者抢劫罪的那么该案就应当公安机关根据刑事案件处理流程予以处理。 人民法院审理的民事案件会中止审理以刑事案件判决为依据再对民事案件作出相应判决。 单位能告合同诈骗罪吗 单位可以成为合同诈骗罪的主体。 《刑法》第二百二十四条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刑法》第三十条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实施的危害社会的行为法律规定为单位犯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民事诉讼后还能告诈骗吗? 一、民事诉讼后还能告诈骗吗 原则上不能。根据我国法律的规定可以提起刑事附带民事诉讼或先刑事后民事。如果正在审理的民事案件人民法院发现涉嫌犯罪且该刑事犯罪嫌疑案件确认的事实将直接影响民事纠纷案件的性质、效力、责任承担的应当裁定中止审理将犯罪线索移送有关公安机关或检察机关等待刑事程序终结后再恢复审理。 诈骗行为可以构成治安案件也可以构成刑事案件当然的包括民事责任内容。对于诈骗行为被害人应当向公安机关报案由公安机关进行侦查。司法机关对涉案财物追缴不足被害人可以提出民事诉讼。 《刑事诉讼法》 第一百一十条 立案的材料来源对立案材料的接受和处理 任何单位和个人发现有犯罪事实或者犯罪嫌疑人有权利也有义务向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或者人民法院报案或者举报。 被害人对侵犯其人身、财产权利的犯罪事实或者犯罪嫌疑人有权向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或者人民法院报案或者控告。 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或者人民法院对于报案、控告、举报都应当接受。对于不属于自己管辖的应当移送主管机关处理并且通知报案人、控告人、举报人;对于不属于自己管辖而又必须采取紧急措施的应当先采取紧急措施然后移送主管机关。 犯罪人向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或者人民法院自首的适用第三款规定。 二、告别人诈骗可以直接去法院吗? 根据我国法律规定诈骗案件属于刑事公诉案件应当由公安机关管辖当事人不能直接去法院起诉。如果当事人认为对方确实犯罪了而公安机关又不予立案的可以要求警方说明理由并出具不予立案通知书向检察院进行申诉。 根据《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三条 被害人认为公安机关对应当立案侦查的案件而不立案侦查向人民检察院提出的人民检察院应当要求公安机关说明不立案的理由。人民检察院认为公安机关不立案理由不能成立的应当通知公安机关立案公安机关接到通知后应当立案。 在我国的法律制度当中民事案件和刑事案件使用的是不同的法律民事和刑事两种案件的判决结果也是大有不同的。根据我国的法律规定大部分的民事案件都不会追究刑事责任的也就是并不需要坐牢但需要承担民事处罚。 相关内容:如何认定金融凭证诈骗罪? 一般人都知道诈骗罪、信用卡诈骗等但是很少人知道金融凭证诈骗罪。金融凭证主要是指收款凭证、汇款凭证、银行存单等。怎样认定金融凭证诈骗罪呢?详情请看下文介绍。 认定一个行为是否是犯罪主要是从犯罪构成要件来分析。金融凭证诈骗罪的犯罪构成要件有哪些? (一)客体要件 本罪所侵害的客体是复杂客体。既侵犯了国家有关金融凭证的管理制度同时又对公私财产的所有权造成损害。从广义上来说汇票、本票、支票都属于银行的结算凭证与委托收款凭证、汇款凭证、银行存单等其他银行结算凭证等金融凭证具有相同的性质。但作为本罪行为对象的金融凭证则仅是指委托收款凭证、汇款凭证及银行存单。如果使用伪造的、变造的汇票、本票、支票进行诈骗构成犯罪的不构成本罪、而应是票据诈骗罪。 所谓委托收款凭证是指收款人委托银行向付款人收取款项所提供的凭据与证明。利用委托收款的方式进行银行结算其必以收款人向其开户银行填写委托收款的凭证并提供收款依据为前提。收款的依据一般有经济合同、各项劳务费用的收费单据、各项代办业务的手续费凭证等证明。委托收款凭证根据其方式的不同可分为邮寄和电报划回两种情况具体采用哪种则由收款人自己加以选择在付款期满后银行即将应付的款项划转到收款人的帐户上。所谓汇款凭证是指汇款人委托银行将款项汇给外地收款人时所提供的凭据和证明。按照银行传递凭证的方式不同可分为信汇和电汇两种方式。前者即信汇方式、是指委托银行以邮寄的方法划转款项;后者即电汇则是指委托银行采用电报的方式划转款项。 所谓银行存单、作为一种银行结算凭证亦是一种信用凭证。它是由客户即存款人向银行交存款项、办理开户后由银行签发的载有户名、帐号、存款金额、存期、存入日、到期日、利率等内容的一种银行到期绝对付款的结算凭据和证明。存款人凭其可以办理存款的取存银行则凭其办理收付款项次数较少是具有相对固定性的储蓄业务如一次性的整存整取、定活两便的储蓄存款等就是凭银行存单予以结算。 (二)客观要件 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使用伪造、变造的委托收款凭证、汇款凭证、银行存单等其他银行结算凭证进行诈骗活动数额较大的行为。 所谓伪造是指仿照真实的金融凭证形式的图样、格式、颜色等特征擅自通过印刷、复印、描绘、复制等方法非法制造金融凭证或者在真实的空白金融凭证上作虚假的记载的行为。所谓变造则是指在真实的金融凭证的基础上或者以真实的金融凭证为基本材料通过挖补、剪贴、粘接、涂改、覆盖等方法非法改变其主要内容的行为如改变确定的金融、有效日期等。所谓伪造、变造的金融凭证就是已经过伪造手段产生或变造手段加以改变的虚假金融凭证。 所谓使用在这里是指将伪造或变造的金融凭证谎称、冒充为真实的金融凭证用之骗取他人财物的行为。是否实施了使用之行为是构成本罪与非罪、此罪与彼罪的重要界限。行为人如果仅有伪造、变造金融凭证的行为但没有使用的则只构成伪造、变造金融票证罪。如果既有伪造、变造金融凭证的行为又用之骗取了他人财物的这时伪造、变造的行为实属本罪的手段牵连行为对此应择一重罪定罪科刑。 应当指出进行金融凭证诈骗活动只有达到了数额较大的起点标准才能构成本罪。杏则如果没有达到数额较大的最低起点即使有使用金融凭证进行诈骗的行为也不能构成本罪。对于数额较大不能仅仅理解为行为人在客观上已实际骗取的数额其应当结合行为人的主观企图或在客观上可能骗取的数额加以全面分析而认定。可能达到数额较大但由于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没有得逞构成犯罪的应以金融凭证诈骗罪的未遂论处。所谓数额较大参照《解释》是指个人诈骗数额达到5万元以上单位使用金融凭证诈骗达到10万元以上。 (三)主体要件 本罪的主体为一般主体既包括个人亦包括单位。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的工作人员与金融凭证诈骗的犯罪分子串通即在实施金融凭证诈骗的前后过程中相互暗中勾结、共同策划、商量对策、充当内应为诈骗犯罪分子提供诈骗帮助的应以金融凭证诈骗共犯论处。这是因为进行金融凭证诈骗活动实现其非法骗取他人财物的意图往往离不开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的内部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为犯罪分子提供企业信号、联行行号及密押等信息。还应注意的是对于银行等金融机构的工作人员的上述行为不能一概而以金融凭证诈骗共犯而论。例如因自己的利用职务之便的主要行为造成了本单位的经济损失的此时应当按照贪污罪或职务侵占罪定性。只有因其帮助行为在造成了除自已所在金融机构以外的其他金融机构的经济损失的以及不是金融机构工作人员为主利用职务之便而侵吞、诈骗的才以本罪共犯处罚。但无论以何罪处罚都应从重处罚。如果在进行此种犯罪的过程中还有其他犯罪行为如受贿的则按牵连犯从重处罚。 (四)主观要件 本罪在主观方面必须出于故意过失不能构成本罪。行为人对所使用的伪造、变造的金融凭证必须表现出明知。如对伪造、变造的金融凭证不表现为明知即不知道所使用的金融凭证是伪造或变造的则不构成本罪。行为人如果是在不知道的情况下使用的如持有金融凭证的人所持有的金融凭证是其前手诈骗、盗窃、抢劫、抢夺而来自己却不知情的;或者受人委托使用委托人提供的本身是冒用的金融凭证的、自己完全不知情的就因为不是出于故意而不构成本罪。 对于犯罪的目的本罪要求出于非法占有之目的。杏则如无非法占有的目的即使出于故意也不可能构成本罪。不过行为人明知自己所使用的属于伪造、变造的金融凭证仍决意使用其非法占有的目的不言而喻。 网赌能告吗 只要发现了有犯罪事实或者犯罪嫌疑人就应当及时拨打110或者到公安机关报案不需要确凿的证据只要能提供一定的线索即可公安机关将会调查取证追究相关人员的法律责任。 后补欠条算诈骗吗 需要是具体情况而定。如果事后补写欠条事前借款人符合诈骗罪构成要件的则算是诈骗:1、客体要件。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公私财产所有权。有些犯罪活动虽然也使用某些欺骗手段甚至也追求某些非法经济利益但因其侵犯的客体不是或者不限于公私财产所有权不构成诈骗罪。诈骗罪侵犯的对象仅限于国家、集体或个人的财物。2、客观要件。本罪在客观上表现为使用欺诈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3、主体要件。本罪主体是一般主体凡达到法定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4、主观方面。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如果遇到先被诈骗后再补写欠条的情况当事人可以进行报案或者向法院进行诉讼追回借款。 离婚后还能告重婚罪吗 离婚后在对方实施重婚行为后的五年内是可以告重婚罪的。重婚罪是指有配偶又与他人结婚或明知他人有配偶与之结婚的行为包括三种:1、与配偶登记结婚与他人又登记结婚有两个法律婚姻;2、与配偶登记结婚与他人虽然没有登记结婚但以夫妻关系同居生活先有法律婚姻后有事实婚姻;3、没有配偶但明知对方有配偶与之登记结婚或以夫妻关系同居生活。重婚罪的法定最高刑是2年追诉时效是5年。只要没过超过5年追诉时效就算已经离婚也可以告重婚罪。但是重婚罪实行不告不理的原则。如果想告重婚罪要自己亲自上法院提起刑事自诉而不能去公安局报案或者去检察院控诉。 该内容由 林均律师 和 律说律答 共创回答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