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侮辱诽谤怎么索赔呢 |
释义 | 一、侵犯人的过错程度。侵权人的过错程度是指侵权人侵权时的心理状态。一般可分为故意和过失。在故意侵权的精神损害赔偿中,受害者造成的伤害一般比过失大得多。同时,考虑到侵权人的主观恶性,故意违法行为的责任比过失违法行为的法律责任更重要。当行为人故意侵犯他人权利时,他通常会想尽一切办法绞尽脑汁。他不择手段,主观恶性,所以责任更重。 二、侵权人的利润状况。精神损害赔偿是对受害者的一种精神安慰和精神损害赔偿,也是对侵害者的一种惩罚。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达到法律预防犯罪的目的。试想一下,如果一个人通过出版名人的隐私来赚钱,必然会侵犯受害者的名誉和隐私。如果这样的侵权行为只需要消除影响,道歉,而不是对其巨额收入判处巨额赔偿,那么赔偿就失去了惩罚的意义,侵权人也得不到应有的惩罚,必然会有更多的人从事这样的事情来获取暴利。 三、侵权人承担民事责任的能力。精神损害赔偿不仅是对受害者的一种精神安慰和心理补偿,也是对侵权人的一种教育和惩罚。为了达到这个目的,我们必须在司法实践中找到两者的平衡点,掌握一定程度。对于社会弱势群体来说,这种行为应该通过弱处罚来实现,而对于社会强势群体来说,应该受到重处罚。原因很简单。只有对强势群体进行严厉处罚,才能真正达到精神损害赔偿的目的。 4、受害者精神损害的程度和后果。侵权行为对受害者的后果是确定精神损害赔偿金额的重要因素。当然,这样的后果不一定要造成受害者的精神损害或自杀,只要达到一定程度。当然,在司法实践中,同样的侵权行为对不同的人造成不同的精神损害。例如,名人名誉权的侵犯比普通人名誉权的侵犯产生的不良影响范围和程度大得多。因此,可以给予严厉的惩罚,不仅可以充分发挥其社会效用,还可以要求人们从中吸取教训,起到预防违法行为的作用。 5、侵权的方式、场合和范围。以不同的方式在不同的场合以不同的行为造成不同的后果。一般认为,在公共场合传播损害他人人格权的内容造成的精神损害远大于在私人场合传播。持续殴打比言语侮辱伤害大得多。男性保安对女性客户强行搜身造成的伤害比女性服务人员搜身造成的伤害更深。 六、诉讼时当地经济状况。中国是一个经济发展极其不平衡的国家。不同地区发展不平衡,东部比西部和中部发达,城乡发展不平衡明显。对于发达地区,只有赔偿较高的精神损失,才能达到抚慰和补偿精神损失的功能。对于欠发达地区,根据其经济水平和侵权人的责任能力确定赔偿金额也是相对安全的,最终找到平衡点。 【本文关联的相关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 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 前款罪,告诉的才处理,但是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除外。 通过信息网络实施第一款规定的行为,被害人向人民法院告诉,但提供证据确有困难的,人民法院可以要求公安机关提供协助。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