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徇私舞弊假释罪既遂法院如何判 |
释义 | 徇私舞弊假释罪的判决依据犯罪情节而定,一般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假释对象条件适用于被判处有期徒刑或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但不包括累犯和暴力性犯罪分子。实质条件包括认真遵守监视、接受教育改造、确有悔改表现和不再危害社会。不符合假释条件的犯罪分子予以假释将构成徇私舞弊假释罪,情节严重者可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法律分析 一、徇私舞弊假释罪既遂法院如何判 司法机关工人员徇私舞弊,对不符合假释条件的犯罪分子予以假释的,构成徇私舞弊假释罪,怎样量刑要依据犯罪情节而定,一般是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四百零一条司法工作人员徇私舞弊,对不符合减刑、假释、暂予监外执行条件的罪犯,予以减刑、假释或者暂予监外执行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二、适用假释对象条件有哪些 1、对象条件假释只适用于被判处有期徒刑或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但对累犯以及因杀人、爆炸、抢劫、强奸、绑架等暴力性犯罪被判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除外。 假释是对犯罪分子有条件地提前释放,同时,国家并不排除对其继续执行尚未执行的那部分刑罚的可能性。 这一特点决定了假释不适用于被判处其他刑罚的犯罪分子。 2、实质条件犯罪分子认真遵守监视,接受教育改造。 确有悔改表现,假释后不至再危害社会,这是适用假释的实质条件或者关键条件。 犯罪分子同时具备以下四个方面情形的,应当认为“确有悔改表现”: (1)认罪服法; (2)一贯遵守罪犯改造行为规范和监狱纪律; (3)积极参加政治、文化、技术学习; (4)积极参加劳动,爱护公物,完成劳动任务。 “不致再危害社会”,是指罪犯在劳动改造期间一贯表现好,确有悔改表现不致重新犯罪的,或者老弱病残并丧失作案能力的。 对不符合假释条件的犯罪分子予以假释的,司法机关工作人员就会构成徇私舞弊假释罪。 而怎样量刑要依据犯罪情节而定,情节严重的,可以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结语 徇私舞弊假释罪是司法机关工作人员滥用职权、对不符合假释条件的犯罪分子予以假释的行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401条,对于这一罪行,一般可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而对于情节严重者,可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假释对象条件包括被判有期徒刑或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但不包括累犯以及因暴力性犯罪被判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实质条件则要求犯罪分子认真遵守监视、接受教育改造,并确有悔改表现,不再危害社会。对于不符合假释条件的犯罪分子予以假释的司法机关工作人员,将构成徇私舞弊假释罪,量刑将根据犯罪情节而定。 法律依据 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第八章 侦 查 第二节 讯问犯罪嫌疑人 第二百零九条 对犯罪嫌疑人供述的犯罪事实、无罪或者罪轻的事实、申辩和反证,以及犯罪嫌疑人提供的证明自己无罪、罪轻的证据,公安机关应当认真核查;对有关证据,无论是否采信,都应当如实记录、妥善保管,并连同核查情况附卷。 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第十四章 附 则 第三百八十八条 本规定自2013年1月1日起施行。1998年5月14日发布的《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公安部令第35号)和2007年10月25日发布的《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修正案》(公安部令第95号)同时废止。 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第十四章 附 则 第三百八十七条 公安机关可以使用电子签名、电子指纹捺印技术制作电子笔录等材料,可以使用电子印章制作法律文书。对案件当事人进行电子签名、电子指纹捺印的过程,公安机关应当同步录音录像。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