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离婚财产权益划分原则与实践 |
释义 | 离婚财产分割的主要要点: 根据法律规定,离婚财产分割应优先考虑夫妻共同财产协议,无协议时由法院判决,倾向于照顾子女、女方和无过错方。 夫妻一方个人财产无特殊约定时不需分割。 离婚财产分割的范围包括夫妻共同财产,如婚姻期间的劳动收入、个体经营收入、共同购置的房产、贵重金属等。 在离婚前应明确婚内财产和个人财产,按照法律条款进行分割,以避免纠纷。 法律分析 一、离婚财产法律规定该怎么分割 1、法律规定离婚财产分割标准是:夫妻共同财产协议优先,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判决,会偏向于照顾子女、女方和无过错方。夫妻一方财产,如果没有特殊约定的属于一方个人财产,不用进行分割。 2、法律依据:《民法典》 第一千零八十七条离婚时,夫妻的共同财产由双方协议处理;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根据财产的具体情况,按照照顾子女、女方和无过错方权益的原则判决。 对夫或者妻在家庭土地承包经营中享有的权益等,应当依法予以保护。 第一千零八十八条 夫妻一方因抚育子女、照料老年人、协助另一方工作等负担较多义务的,离婚时有权向另一方请求补偿,另一方应当给予补偿。具体办法由双方协议;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判决。 二、离婚时分割财产的范围包括哪些 离婚时,夫妻分割财产的范围只能是夫妻共同财产。所谓夫妻共同财产,是指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双方或一方的劳动收人和其他合法收入,但双方约定属个人所有的财产除外。根据有关司法解释,下面的财产属于夫妻共同财产: 1、一方购置的房产,结婚8年以上的; 2、一方持有的贵重金属,结婚8年以上的; 3、一方个体经营或者承包经营的收入; 4、双方共同购置的生活资料和生产资料。 综合上面所说的,在离婚的时候双方就会协商财产的分割,在协商之前最好先认定好哪些是婚内的财产,那此是属于个人的财产,这样双方在分割时就不会产生大的纠纷,所以,一切都应该要按照法律的条款来进行处理。 结语 离婚财产分割需要根据法律规定进行。根据《民法典》的相关规定,夫妻共同财产应首先通过协议分割,无法达成协议时,法院将根据具体情况,优先考虑照顾子女、女方和无过错方的权益原则做出判决。个人财产无特殊约定则不需分割。离婚财产范围包括婚姻期间的夫妻共同财产,如购置的房产、贵重金属、个体经营或承包经营的收入,以及共同购置的生活和生产资料。在财产分割前,双方最好先确定婚内财产和个人财产,以避免争议。务必按照法律条款进行处理,以确保公正和合法。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三章 家庭关系 第一节 夫妻关系 第一千零六十五条 男女双方可以约定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以及婚前财产归各自所有、共同所有或者部分各自所有、部分共同所有。约定应当采用书面形式。 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适用本法第一千零六十二条、第一千零六十三条的规定。 夫妻对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以及婚前财产的约定,对双方具有法律约束力。 夫妻对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约定归各自所有,夫或者妻一方对外所负的债务,相对人知道该约定的,以夫或者妻一方的个人财产清偿。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十一章 赠与合同 第六百六十六条 赠与人的经济状况显著恶化,严重影响其生产经营或者家庭生活的,可以不再履行赠与义务。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三章 合同的效力 第五百零七条 合同不生效、无效、被撤销或者终止的,不影响合同中有关解决争议方法的条款的效力。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