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工伤未解雇,单位如何赔偿? |
释义 | 工伤发生后,必须解除劳动合同才能获得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和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根据伤残等级确定一次性伤残补助金和伤残津贴。劳动合同期满终止或职工提出解除合同时,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由工伤保险基金支付,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由用人单位支付。 法律分析 发生工伤如果不解除劳动合同就不可以另外享受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和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只能按照伤残等级来确定一次性伤残补助金和伤残津贴。劳动、聘用合同期满终止,或者职工本人提出解除劳动、聘用合同的,由工伤保险基金支付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由用人单位支付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 拓展延伸 工伤事故后的雇佣保障:单位责任与赔偿程序 工伤事故发生后,单位有责任提供雇佣保障并进行相应的赔偿。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单位应当承担工伤事故的赔偿责任,包括医疗费用、工伤津贴、伤残补助金等。赔偿程序一般分为以下几个步骤:首先,工伤事故发生后,受伤员工应及时向单位报告,并尽快就医,取得相关医疗证明。其次,单位应配合员工申请工伤认定,并提供相关证据。第三,工伤认定机构将进行工伤认定,确认事故是否属实,并评定受伤程度。最后,根据工伤认定结果,单位应按照法定标准和程序进行赔偿支付。单位应确保及时、足额支付赔偿款项,保障员工的合法权益。 结语 工伤事故发生后,单位应承担相应责任并提供赔偿。根据法律规定,单位应支付医疗费用、工伤津贴和伤残补助金等。赔偿程序包括报告、医疗就诊、工伤认定和赔偿支付等步骤。单位应积极配合员工申请工伤认定,并及时支付赔偿款项,保护员工的合法权益。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 第三条订立劳动合同,应当遵循合法、公平、平等自愿、协商一致、诚实信用的原则。依法订立的劳动合同具有约束力,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应当履行劳动合同约定的义务。 第十条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已建立劳动关系,未同时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在用工前订立劳动合同的,劳动关系自用工之日起建立。 第三十六条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