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暴力行为起诉的时限是多久?
释义
    人身损害赔偿案件的起诉时间为一年,涵盖财产和精神损失赔偿。根据最高法院解释,受害人、被扶养人和死者亲属都可作为赔偿权利人提起诉讼。赔偿义务人指因侵权行为或其他原因需承担民事责任的自然人、法人或组织。
    法律分析
    打人的起诉时间是一年,属于人身损害赔偿的范围。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一条,因生命、健康、身体遭受侵害,赔偿权利人起诉请求赔偿义务人赔偿财产损失和精神损害的,人民法院应予受理。
    本条所称“赔偿权利人”,是指因侵权行为或者其他致害原因直接遭受人身损害的受害人、依法由受害人承担扶养义务的被扶养人以及死亡受害人的近亲属。
    本条所称“赔偿义务人”,是指因自己或者他人的侵权行为以及其他致害原因依法应当承担民事责任的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
    拓展延伸
    暴力行为起诉的时限与法律保护期限有关吗?
    暴力行为起诉的时限与法律保护期限有关。根据不同的法律体系和司法管辖区域,对于暴力行为的起诉时限可能存在差异。一般来说,起诉时限是指在发生暴力行为之后,被害人或相关当事人需要在一定的时间内提起诉讼。这样的时限旨在保护法律权益,确保案件能够及时得到审理和解决。而法律保护期限则是指在发生暴力行为后,受害人可以享受法律保护的时间范围。这包括报案、申请保护令、获得紧急救助等。因此,暴力行为起诉的时限与法律保护期限密切相关,但并非完全相同。
    结语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打人的起诉时间为一年,属于人身损害赔偿的范围。根据该解释,赔偿权利人起诉请求赔偿财产损失和精神损害的,人民法院应予受理。赔偿权利人包括直接遭受人身损害的受害人、被扶养人以及死亡受害人的近亲属。赔偿义务人则是指因侵权行为或其他致害原因应当承担民事责任的自然人、法人或其他组织。暴力行为起诉的时限与法律保护期限有关,旨在保护法律权益并确保案件及时审理和解决。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2017修正):第六章 起诉和受理 第五十条 起诉应当向人民法院递交起诉状,并按照被告人数提出副本。
    书写起诉状确有困难的,可以口头起诉,由人民法院记入笔录,出具注明日期的书面凭证,并告知对方当事人。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2017修正):第六章 起诉和受理 第五十一条 人民法院在接到起诉状时对符合本法规定的起诉条件的,应当登记立案。
    对当场不能判定是否符合本法规定的起诉条件的,应当接收起诉状,出具注明收到日期的书面凭证,并在七日内决定是否立案。不符合起诉条件的,作出不予立案的裁定。裁定书应当载明不予立案的理由。原告对裁定不服的,可以提起上诉。
    起诉状内容欠缺或者有其他错误的,应当给予指导和释明,并一次性告知当事人需要补正的内容。不得未经指导和释明即以起诉不符合条件为由不接收起诉状。
    对于不接收起诉状、接收起诉状后不出具书面凭证,以及不一次性告知当事人需要补正的起诉状内容的,当事人可以向上级人民法院投诉,上级人民法院应当责令改正,并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2017修正):第六章 起诉和受理 第四十八条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因不可抗力或者其他不属于其自身的原因耽误起诉期限的,被耽误的时间不计算在起诉期限内。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因前款规定以外的其他特殊情况耽误起诉期限的,在障碍消除后十日内,可以申请延长期限,是否准许由人民法院决定。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6 0:0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