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能否在拘留15天后进行探视? |
释义 | 拘留15天可以进行探视,会见次数不超过2次,每次会见时间不超过30分钟。会见人员应持有效身份证件,律师还需持律师执业证书、律师事务所证明和委托书或法律援助公函。违反会见规定可受警告或责令停止会见。行政拘留程序包括调查、决定和执行,拘留决定机关应及时通知被拘留人家属。以上内容根据《拘留所条例实施办法》规定。 法律分析 一、拘留15天是否可以进行探视 1、拘留15天可以进行探视。会见被拘留人应当持有效身份证件,如果是律师的,还应当持律师执业证书、律师事务所证明和委托书或者法律援助公函。被拘留人会见次数一般不超过2次,每次会见的人数不超过3人,会见时间不超过30分钟。 2、法律依据:《拘留所条例实施办法》 第五十二条会见被拘留人应当持有效身份证件。被拘留人委托的律师会见被拘留人还应当持律师执业证书、律师事务所证明和委托书或者法律援助公函。拘留所民警应当查验会见人员的有关证件、凭证,填写会见被拘留人登记表,及时予以安排。 会见被拘留人应当在拘留所规定的时间、区域进行,并遵守拘留所会见管理规定。被拘留人会见次数一般不超过2次,每次会见的人数不超过3人,会见时间不超过30分钟。有特殊情况要求在非会见日会见或者增加会见次数、人数和时间的,应当经拘留所领导批准。 被拘留人委托的律师会见被拘留人不受次数和时间的限制,但应当在正常工作时间进行。 对违反会见管理规定的,拘留所可以予以警告或者责令停止会见。 二、行政拘留程序: 1、调查 公安机关对报案、控告、举报或者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主动投案,以及其他行政主管部门、司法机关移送的违反治安管理案件,应当及时受理,并进行登记。 2、决定 治安案件调查结束后,公安机关应当根据不同情况,分别作出以下处理: (1)确有依法应当给予治安管理处罚的违法行为的,根据情节轻重及具体情况,作出处罚决定; (2)依法不予处罚的,或者违法事实不能成立的,作出不予处罚决定; (3)违法行为已涉嫌犯罪的,移送主管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4)发现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有其他违法行为的,在对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作出处罚决定的同时,通知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处理。 3、执行 (1)对被决定给予行政拘留处罚的人,由作出决定的公安机关送达拘留所执行。 (2)拘留所应当凭拘留决定机关的拘留决定文书及时收拘被拘留人。需要异地收拘的,拘留决定机关应当出具相关法律文书和需要异地收拘的书面说明,并经异地拘留所主管公安机关批准。 (3)拘留所收拘被拘留人,应当告知被拘留人依法享有的权利和应当遵守的规定。 (4)拘留所收拘被拘留人后,拘留决定机关应当及时通知被拘留人家属。 结语 拘留15天期间可以进行探视。会见者需携带有效身份证件,律师还需携带律师执业证书、律师事务所证明和委托书或法律援助公函。会见次数一般不超过2次,每次不超过30分钟,人数不超过3人。违反规定者可被警告或责令停止会见。行政拘留程序包括调查、决定和执行三个阶段。公安机关应及时受理案件,做出相应处理决定。被决定行政拘留的人将被送往拘留所执行,拘留所需告知被拘留人的权利和规定,并通知其家属。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2020修订):第六章 政府保护 第九十五条 民政部门进行收养评估后,可以依法将其长期监护的未成年人交由符合条件的申请人收养。收养关系成立后,民政部门与未成年人的监护关系终止。 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2018修正):第二章 家庭赡养与扶养 第二十四条 赡养人、扶养人不履行赡养、扶养义务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老年人组织或者赡养人、扶养人所在单位应当督促其履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2018修正):第二章 家庭赡养与扶养 第二十条 经老年人同意,赡养人之间可以就履行赡养义务签订协议。赡养协议的内容不得违反法律的规定和老年人的意愿。 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老年人组织或者赡养人所在单位监督协议的履行。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