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 |
人民法院审理民事案件,应提前三日通知当事人和其他参与人,公开审理需公告案件信息。受理符合条件的案件应在7日内立案,自诉案件应在15日内立案。第二审法院应在5日内立案。 法律分析 人民法院审理民事案件,应当在开庭三日前通知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公开审理的,应当公告当事人姓名、案由和开庭的时间、地点。 经审查认为符合受理条件的应当在7日内立案;收到自诉人自诉状或者口头告诉的,经审查认为符合自诉案件受理条件的应当在15日内立案。 第二审人民法院应当在收到第一审人民法院移送的上(抗)诉材料及案卷材料后的5日内立案。 拓展延伸 民事诉讼程序中法院立案的时间要求是多久? 法院立案民事诉讼书的时间要求因地区和具体案件而异。根据民事诉讼法,法院应在接到起诉书后的5日内作出立案决定。然而,实际情况可能因法院负荷、案件复杂性和其他因素而有所不同。一般而言,简单的案件可能在较短时间内立案,而复杂的案件可能需要更长时间。在某些地区,立案程序可能较为繁琐,导致立案时间延长。因此,无法给出一个统一的准确时间。当事人可以向当地法院咨询以了解具体的立案时间要求和程序。 结语 根据法律规定,人民法院审理民事案件应提前三日通知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并公告开庭信息。立案时间因地区和案件而异。一般情况下,法院应在接到起诉书后的5日内作出立案决定。然而,实际情况可能受到法院负荷和案件复杂性等因素的影响,导致立案时间有所延长。当事人可咨询当地法院了解具体的立案时间要求和程序。 法律依据 根据《民事诉讼法》第123条规定:人民法院应当保障当事人依照法律规定享有的起诉权利。对符合本法第一百一十九条的起诉,必须受理。符 合起诉条件的,应当在七日内立案,并通知当事人;不符合起诉条件的,应当在七日内作出裁定书,不予受理;原告对裁定不服的,可以提起上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