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什么情况构成犯罪? |
释义 | 下列情况下构成犯罪:即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或者单位;在故意或者过失的主观心态下,实施了刑法规定的危害社会的行为,依法法律规定应当受刑罚处罚的。 一、如何界定追究刑事责任 符合以下要件即可追究刑事责任: 1、犯罪客体,即侵害了为刑法所保护的社会关系; 2、犯罪客观方面,即实施了危害行为、危害行为造成或者可能会造成危害结果; 3、犯罪主体,即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或单位; 4、犯罪主观方面,即犯罪主体实施犯罪时的主观心理状态。 二、如何构成失火罪? 符合以下四个要件的,构成失火罪: 1、犯罪主体,即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 2、犯罪客体,即指公共安全,即不特定多数人的生命、健康或重大公私财产的安全; 3、主观要件,即行为人主观上的是过失的心态; 4、客观要件,表现为行为人因为过失实施引起火灾,造成严重后果的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 三、毒品免费送人是不是犯罪 根据法律规定,毒品免费送人可能涉嫌引诱、教唆他人吸毒罪。该罪的构成要件是:主体是具有完全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客体是社会治安管理秩序和他人的身心健康;主观上是行为人具有故意的心态;客观上行为人通过宣扬吸食、注射毒品后的感觉等方法,非法实施引诱、欺骗他人吸食、注射毒品的行为。 【本文关联的相关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十三条一切危害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安全,分裂国家、颠覆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和推翻社会主义制度,破坏社会秩序和经济秩序,侵犯国有财产或者劳动群众集体所有的财产,侵犯公民私人所有的财产,侵犯公民的人身权利、民主权利和其他权利,以及其他危害社会的行为,依照法律应当受刑罚处罚的,都是犯罪,但是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不认为是犯罪。 第十四条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因而构成犯罪的,是故意犯罪。 故意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第十五条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而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这种结果的,是过失犯罪。过失犯罪,法律有规定的才负刑事责任。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