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合同继续履行的法律依据有哪些? |
释义 | 合同继续履行的法律依据:、合同一方当事人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应当承担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或者赔偿损失等违约责任。、如果当事人就迟延履行约定了违约金的,违约方应当支付相应违约金,违约方支付违约金后,还应当继续履行合同义务。 合同继续履行的法律依据 合同继续履行的法律依据:、一方当事人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应当承担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或者赔偿损失等违约责任。、当事人就迟延履行约定违约金的,违约方支付违约金后,还应当继续履行合同义务。 合同继续履行的法律依据是怎样的 合同继续履行的法律依据是一方当事人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应当承担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或者赔偿损失等违约责任。如果当事人就迟延履行支付了违约金,还是应当继续履行合同义务。 合同不能继续履行的情形有哪些 合同不能继续履行的情形有合同标的已灭失;合同无效;债务的标的不适于强制履行或者履行费用过高;已被第三人善意取得;已被政府征收或已被法院执行;债权人在合理期限内未要求履行。 继续履行的特征有哪些 继续履行的特征:继续履行是一种独立的违约责任形式;其内容表现为按合同约定的标的来履行义务;以及继续履行以对方当事人的请求为条件,在对方未提出请求时,法院不得径行判决。 拒绝履行合同赔偿有什么法律依据 拒绝履行合同赔偿的法律依据包括:其一,赔偿损失。依据《民法典》第五百八十四条和第五百八十四条规定。其二,支付违约金。依据《民法典》第五百八十五条规定。 该内容由 郭艳迎律师 和 律说律答 共创回答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