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监护人能是爷爷吗,最新的规定是什么 |
释义 | 监护人一般为未成年人的父母,但父母死亡或失去监护能力时,可以由祖父母、兄姐或其他愿意担任监护人的人按顺序担任。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二十七条,需经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或民政部门同意。 法律分析 监护人一般不可以爷爷。因为法定监护人一般为未成年人的父母。但是父母死亡或者父母失去监护能力的情况下,可以由具有监护能力的祖父母、外祖父母;兄、姐;其他愿意担任监护人的个人或者组织等人或组织按顺序担任监护人。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二十七条 父母是未成年子女的监护人。 未成年人的父母已经死亡或者没有监护能力的,由下列有监护能力的人按顺序担任监护人: (一)祖父母、外祖父母; (二)兄、姐; (三)其他愿意担任监护人的个人或者组织,但是须经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或者民政部门同意。 拓展延伸 监护人资格要求和最新规定:了解监护人的条件和法律变化 监护人是指负责照顾和保护未成年人或无行为能力人的成年人。根据最新的法律规定,监护人的资格要求有一定的限制和条件。首先,监护人必须年满18岁,并具备完全行为能力。其次,监护人需要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家庭背景,确保能够提供稳定的生活环境和妥善的照顾。此外,监护人还需要具备一定的经济能力,以满足被监护人的基本生活需求。 最新的规定还包括对监护人的法律责任和权益的明确规定。监护人应当履行其法定义务,保护被监护人的权益,并为其提供必要的教育和健康照顾。同时,监护人应当遵守法律法规,不得滥用职权或侵犯被监护人的合法权益。对于违反法律规定的监护人,法律将给予相应的处罚和制裁。 因此,了解监护人的条件和法律变化对于有意成为监护人或已经担任监护人的人士来说至关重要。只有遵守相关规定,才能更好地履行监护人的责任,保护被监护人的权益,确保他们健康成长。 结语 在确定监护人时,一般情况下不会选择爷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二十七条,未成年人的法定监护人通常为父母。但是在父母死亡或失去监护能力的情况下,可以由具备监护能力的祖父母、外祖父母、兄姐或其他愿意担任监护人的个人或组织按顺序担任监护人。监护人资格要求包括年满18岁、具备完全行为能力、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家庭背景、经济能力等。了解监护人的条件和法律变化对于担任监护人的人士至关重要,只有遵守相关规定,才能更好地履行监护人的责任,保护被监护人的权益,确保他们健康成长。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2022修正):第七章 婚姻家庭权益 第七十条 父母双方对未成年子女享有平等的监护权。 父亲死亡、无监护能力或者有其他情形不能担任未成年子女的监护人的,母亲的监护权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干涉。 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2018修正):第八章 法 律 责 任 第八十一条 不按规定履行优待老年人义务的,由有关主管部门责令改正。 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2018修正):第八章 法 律 责 任 第七十四条 不履行保护老年人合法权益职责的部门或者组织,其上级主管部门应当给予批评教育,责令改正。 国家工作人员违法失职,致使老年人合法权益受到损害的,由其所在单位或者上级机关责令改正,或者依法给予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