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问题:

 

问题 第37天最晚几点通知取保候审
释义
    对于一般性案件,取保候审的期限为30天,在此期限内需要通知取保人员,一般来说通知时间在白天的工作时间内,即上午9点至下午6点之间。
    对于取保候审的人员,公安机关应当在限期内通知取保人员前来接受调查或者取保候审。如果在限期内未能通知取保人员,公安机关可以向人民检察院提出延长取保候审期限的申请,但是需要有严重的理由和依据。因此,第37天最晚的通知时间应该在下午6点之前,超过这个时间就属于违法行为,取保人员可以向有关机关投诉和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如果在第37天通知取保候审,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了解通知内容:接到通知后,要仔细阅读通知内容,了解受讯的时间、地点、要求以及注意事项等信息,以便做好相应准备;
    2、准备相应材料:一般来说,受讯人员需要准备身份证、户口本等相关证件,以及与案件相关的证据、资料等材料,并按照通知要求准时到达指定地点;
    3、注意个人形象:受讯时,应注意个人形象,穿着得体,不要佩戴过多的饰品,以免影响受讯效果;
    4、认真回答问题:在受讯过程中,要认真听取问题,认真思考,如实回答,不要隐瞒或歪曲事实,否则可能会对自己造成不利影响;
    5、注意言行举止:在受讯过程中,要注意言行举止,不要发表不当言论,不要恐吓、威胁或伤害调查人员,以免被视为妨碍公务罪;
    6、保护自己的权益:如果在受讯过程中,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了侵害,可以请求调查人员进行记录,并在受讯后及时向律师或相关机构投诉维权。
    综上所述,受讯是刑事诉讼中的重要程序,对案件的调查和审理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受讯人员应该认真对待,配合调查人员进行调查,同时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七十九条
    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取保候审最长不得超过十二个月,监视居住最长不得超过六个月。
    在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期间,不得中断对案件的侦查、起诉和审理。对于发现不应当追究刑事责任或者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期限届满的,应当及时解除取保候审、监视居住。解除取保候审、监视居住,应当及时通知被取保候审、监视居住人和有关单位。
    
随便看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2 uiane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7 17:15: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