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虚假诉讼罪的起诉标准 |
释义 | 虚假诉讼的立案标准:夫妻恶意串通、他人恶意串通、企业管理人员恶意串通、知识产权侵权、破产案件中的捏造债权、被执行人恶意串通、其他民事法律关系的捏造行为。公安机关可立案。 法律分析 对于虚假诉讼的立案标准: (一)与夫妻一方恶意串通,捏造夫妻共同债务的; (二)与他人恶意串通,捏造债权债务关系和以物抵债协议的; (三)与公司、企业的法定代表人、董事、监事、经理或者其他管理人员恶意串通,捏造公司、企业债务或者担保义务的; (四)捏造知识产权侵权关系或者不正当竞争关系的; (五)在破产案件审理过程中申报捏造的债权的; (六)与被执行人恶意串通,捏造债权或者对查封、扣押、冻结财产的优先权、担保物权的; (七)单方或者与他人恶意串通,捏造身份、合同、侵权、继承等民事法律关系的其他行为。 对于行为人有上述情形的,其公安机关即可立案。 拓展延伸 虚假诉讼罪的法律界定和刑责 虚假诉讼罪是指在司法程序中,故意提起虚假诉讼以达到欺骗、损害他人利益的行为。虚假诉讼罪的法律界定主要参考于刑法相关规定,具体标准包括:一是诉讼主张的虚假性,即起诉方提出的诉讼请求或事实陈述与实际情况不符;二是主观故意的存在,即起诉方明知诉讼主张虚假而故意提起诉讼;三是损害他人利益的结果,即通过虚假诉讼导致对方受到经济、名誉等方面的损害。根据刑法规定,虚假诉讼罪的刑责因情节不同而有所差异,一般包括罚金、有期徒刑等处罚措施。对于虚假诉讼罪的严厉打击,有助于维护司法公正和法律秩序,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结语 虚假诉讼罪的立案标准明确,包括恶意串通、捏造事实、侵害他人利益等行为。此类行为严重损害司法公正和法律秩序,对当事人造成经济、名誉等方面的损害。为维护正常的司法程序和保护合法权益,公安机关应依法立案,对虚假诉讼罪行严格打击。这有助于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促进法治建设。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零七条之一 以捏造的事实提起民事诉讼,妨害司法秩序或者严重侵害他人合法权益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有第一款行为,非法占有他人财产或者逃避合法债务,又构成其他犯罪的,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从重处罚。 司法工作人员利用职权,与他人共同实施前三款行为的,从重处罚;同时构成其他犯罪的,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从重处罚。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虚假诉讼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一条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