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 民法典的恶意得利人返还义务是什么 |
释义 | 民法典中,恶意得利人应返还非法获利并赔偿损失。不当得利是指侵权行为人侵害他人权益而获利,但该利益违法或缺乏正当性。不当得利包括无权处分、物权使用或消费他人财产、侵害知识产权和侵害人身权等情形。侵权行为人应承担侵权赔偿责任和不当得利返还责任。 法律分析 一、民法典的恶意得利人返还义务是什么 得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取得的利益没有法律根据的,受损失的人可以请求得利人返还其取得的利益并依法赔偿损失。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九百八十六条【善意得利人返还义务免除】得利人不知道且不应当知道取得的利益没有法律根据,取得的利益已经不存在的,不承担返还该利益的义务。 第九百八十七条【恶意得利人返还义务】得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取得的利益没有法律根据的,受损失的人可以请求得利人返还其取得的利益并依法赔偿损失。 二、怎么认定不当得利是侵权行为 侵害他人权益而使他人受损害,构成侵权行为;但侵权行为人因其行为而受有利益,所受之利益具有违法性或欠缺保有利益的正当性,成立不当得利。侵害他人权益之不当得利,对受害人而言,可以发生侵权赔偿请求权和不当得利返还请求权的竞合。具体说来有如下几种情形: (一)无权处分 无权处分是指在未经权利人同意的情况下,无标的物处分权的人擅自处分他人标的物的行为。如非法出租他人之物、共有物;违法转租。无租赁权或未经他人同意,而擅自出租他人财产,或在租赁关系消灭以后,拒不返还租赁物。②无权处分往往构成对他人财产权利的侵害,由此获得的利益无法律上的原因,因而构成不当得利,不当得利行为人应向权利人负返还不当得利和赔偿损失的责任。 (二)物权使用或消费他人之物 不法行为人非法使用他人的财产并获取利益,构成对他人的物权的侵害,行为人应负侵权责任。同时,由于行为人从财产之上获取利益无法律上的根据,亦应负不当得利返还的责任。但是,如果不法行为人使用他人的财产,仅造成对财产的损害,而并没有使自己获取利益,则行为人仅应负侵权损害赔偿责任,而不应负不当得利返还的责任。 (三)侵害知识产权而获取利益 行为人侵害他人的知识产权如抄袭、非法复制他人有著作权的作品、未经专利权人许可而使用其专利等,均构成侵权行为责任。同时,由于不法行为人往往会从侵害他人的知识产品中获取一定的经济利益,而此种利益的获得没有法律根据,行为人亦应负返还不当得利的责任。 (四)侵害人身权 未经他人同意,擅自用其姓名、肖像获得利益,欠缺法律上的原因,成立不当得利。行为人应负侵权行为责任和返还不当得利的责任。 结语 恶意得利人返还义务是指当得利人知道或应当知道其取得的利益没有法律根据时,受损失的人可以请求得利人返还利益并赔偿损失。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九百八十七条,恶意得利人应承担返还义务。不当得利是指侵害他人权益而使他人受损害的行为,但侵权行为人因此受到利益,该利益具有违法性或不具备正当性,构成不当得利。具体情形包括无权处分、物权使用或消费他人财产、侵害知识产权以及侵害人身权等。行为人应承担侵权行为责任和返还不当得利的责任。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三章 法人 第四节 特别法人 第九十六条 本节规定的机关法人、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法人、城镇农村的合作经济组织法人、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法人,为特别法人。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八章 民事责任 第一百八十五条 侵害英雄烈士等的姓名、肖像、名誉、荣誉,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应当承担民事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七章 相邻关系 第二百九十条 不动产权利人应当为相邻权利人用水、排水提供必要的便利。 对自然流水的利用,应当在不动产的相邻权利人之间合理分配。对自然流水的排放,应当尊重自然流向。 |
随便看 |
|
法律咨询免费平台收录17839362条法律咨询问答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法律问题的释义及解答,是法律学习及实务的有利工具。